四大证券报纸及人民日报头版内容精华摘要(10月25日)
導語: 25日四大證券報紙內容精華摘要有:周末連發重磅合作!萬億“寧王”攜手“國”字頭、“中”字頭企業,發力儲能業務;11.2億千瓦左右!這個報告預計今年底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將有望首超煤電;券商加速搶灘公募市場 又一傢券商系公募基金誕生

  中國證券報

  周末連發重磅合作!萬億“寧王”攜手“國”字頭、“中”字頭企業,發力儲能業務

  10月23日,寧德時代(300750)官方發佈消息稱,10月21日,公司與國傢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在北京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新能源產業發展、智慧能源建設、儲能技術與標準體系建設、國際業務拓展等方面深化合作。

  碳達峰、碳中和頂層設計文件出爐!開展低碳零碳負碳和儲能新材料、新技術、新裝備攻關

  據新華社10月24日消息,中共中央、國務院日前印發的《關於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24日發佈。在加強綠色低碳重大科技攻關和推廣應用方面,《意見》明確提出,制定科技支撐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編制碳中和技術發展路線圖。采用“揭榜掛帥”機制,開展低碳零碳負碳和儲能新材料、新技術、新裝備攻關。

  實現5G全覆蓋 “黑科技”組團亮相冬奧場館

  “面對雪上運動場館地形復雜以及嚴寒、強風等挑戰,中國聯通(600050)研發瞭多頻段、多形態的5G基站設備,在冬奧雪上場館建成瞭可抵抗高寒、強風等惡劣條件的5G全覆蓋網絡。截至2020年年底,冬奧場館核心區已全部實現5G網絡覆蓋。”中國聯通相關負責人表示。記者日前走進首鋼科技園及冬奧場館調研瞭解到,眾多依托於5G的“黑科技”設備在有條不紊的準備中,以保障冬奧會順利進行。

  東南網架BIPV項目“再下一城”

  東南網架(002135)10月24日晚發佈公告,與天津港(600717)保稅區管理委員會簽訂“BIPV光伏建築一體化”北方總部項目投資框架協議,項目規模達1000MW。東南網架表示,該項目是公司踐行國傢能源局整縣屋頂分佈式光伏開發的又一重大突破,將有助於加快公司向新能源領域轉型與發展,實現公司“綠色建築+BIPV”戰略轉型的持續深入,打造綠色建築光伏一體化領軍企業。

  上海證券報

  11.2億千瓦左右!這個報告預計今年底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將有望首超煤電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近日發佈的《2021年三季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下稱《報告》)預計,2021年底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合計達到11.2億千瓦左右,占總裝機容量比重上升至47.3%,非化石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及比重預計將首次超過煤電。

  外貿新業態活力十足 全年將實現較快增長

  今年以來,我國外貿持續高速增長,前三季度進出口、出口、進口金額均創歷史同期新高,而微觀的外貿企業生存狀況如何?記者近期瞭解到,一些外貿新業態發展勢頭較好,但傳統勞動密集型企業生存狀態堪憂。專傢預計,我國全年出口總額將會超過5.6萬億美元,增速將超20%。

  上市公司三季報撩開百億級私募最新持倉面紗

  隨著上市公司三季報的陸續披露,百億級私募最新持倉情況初露端倪。截至10月22日,包括高毅資產、景林資產等在內的17傢百億級私募,出現在27傢上市公司三季報披露的前十大流通股股東名單中,合計持股市值(按照期末收盤價計算)達156.78億元。從持倉的行業分佈來看,多傢百億級私募三季度加大瞭對制造業的佈局。

  光大保德信基金詹佳:在低波動中捕捉超額收益

  “隻要公司符合‘三高一低’原則,就具有長期投資價值。以消費行業為例,這是個長坡厚雪的賽道,優質標的如果調整幅度較大是可以伺機入場的。”光大保德信創新生活混合擬任基金經理詹佳表示,未來會在低波動中捕捉超額收益。

  證券時報

  中央部署亮相!建立碳排放總量控制制度,全面放開競爭性環節電價,碳匯交易納入全國碳市場…來看十大關鍵點

  10月2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的《關於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意見》)正式發佈。作為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中的“1”,《意見》為碳達峰碳中和這項重大工作進行瞭系統謀劃、總體部署。

  張曉慧:中國金融科技公司在發展早期享受瞭“監管紅利”

  張曉慧表示,互聯網消費信貸的快速發展,客觀上提高瞭金融服務的便利性,降低瞭融資成本,有助於偏遠地區、中小企業和普通傢庭獲得更多金融服務。但由於金融科技部分地改變瞭傳統金融服務的形式,因而出現瞭監管缺失和監管套利,並由此產生瞭一定的風險。

  邁瑞醫療獲600多傢機構調研

  上周(10月18日至22日),大盤窄幅波動,滬指周漲0.29%,報收3582.60點。在A股三季報密集披露期,機構調研熱度繼續維持低位水平,截至記者發稿,周內僅有49傢滬深公司披露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且調研內容主要圍繞業績主線。

  破解創新藥行業之痛 第二期證券時報藥物創新沙龍成功舉行

  為破解行業之痛,推動國內創新藥企合作共贏,創新醫藥部於10月22日下午在上海舉行 中國藥物創新聯盟第二期沙龍,本次沙龍以“共築創新 共贏發展”為主題,邀請聯盟成員及本土創新藥代表企業共同探討中國創新藥研發面臨的挑戰和解決辦法,同時就企業研發和商業合作進行交流。

  證券日報

  蒙牛集團黨委副書記、執行總裁李鵬程:乳業迎來系統性革新和重塑 將給投資者帶來巨大回報

  “我們行業裡正在發生的,不僅有新消費趨勢、新市場態勢、新產品、新營銷,更有對這個古老行業的重新定義。”10月22日,在《》社主辦的第四屆中國乳業資本論壇上,蒙牛集團黨委副書記、執行總裁李鵬程如此表示。

  券商加速搶灘公募市場 又一傢券商系公募基金誕生

  當前,我國公募基金發展駛入“快車道”,大資管時代背景之下,公募基金業務成為券商資管業務轉型的重要發力點之一。近日,又一傢券商獲公募基金“入場券”。

  中國證券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安青松:證券行業人才隊伍專業化建設呈現三方面特征

  “人才是事業發展的關鍵因素。證券公司是資本市場最重要的中介機構,打造一個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需要建設一支德才兼備的高素質的證券人才隊伍。”中國證券業協會黨委書記、會長安青松日前在2021金融街論壇年會上表示。

  年內22傢上市公司認購32隻私募產品 耗資23.36億元創歷史新高

  近日,陽光照明(600261)發佈公告稱,公司將借助專業投資機構的力量及資源優勢,使用閑置自有資金購買私募產品,投資金額不超過3億元(根據私募產品實際募集情況決定)。《證券日報》記者梳理發現,這也是今年以來上市公司認購私募基金金額的最高記錄。

  人民日報

  廣州:老城市煥發新活力

  廣州是國傢中心城市,2020年全市地區生產總值突破2.5萬億元;廣州是改革開放前沿,今年7月獲國務院批準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近期成功舉辦第130屆廣交會;廣州是科技創新沃土,廣州國傢實驗室、粵港澳大灣區國傢技術創新中心落地;廣州是國際樞紐門戶,大灣區“1小時交通圈”正在形成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