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证券报纸及人民日报头版内容精华摘要(10月29日)
導語: 29日四大證券報紙內容精華摘要有:炒股巨虧15億!千億大白馬沖上熱搜,公司:逐步退出證券投資;動產和權利擔保統一登記實施成效初顯;化肥價格創10年新高 產業鏈上市公司如何破局。

  中國證券報

  炒股巨虧15億!千億大白馬沖上熱搜,公司:逐步退出證券投資

  昨日晚間,雲南白藥(000538)發佈三季報。報告顯示,公司炒股浮虧超15億元。受此影響,雲南白藥今日股價開盤大跌超8%,收盤跌幅收窄為3.83%。

  10月27日晚間,雲南白藥發佈三季報。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83.63億元,同比增長18.52%;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4.51億元,同比下降42.38%。

  營收增長近兩成,凈利潤卻下滑超四成,究其原因,是因為炒股虧瞭15億元。三季報顯示,截至報告期末,雲南白藥的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為5.55億元。

  “煤超瘋”將遭遇最強“限價令”!機構:煤價拐點或已出現

  從每噸不到600元飆升至2000元,過去數月,“煤超瘋”正卷土重來。為遏制“煤超瘋”,國傢發改委接連出招,近日更是祭出“限價令”:研究依法對煤炭價格實施幹預的具體措施。

  記者日前獲悉,幹預范圍包括動力煤坑口價格和終端銷售價格。將對動力煤坑口價格實行“基準價+浮動幅度”的限價方式。動力煤終端銷售價格幹預方式由各省級人民政府自主確定。動力煤坑口價格由國傢發展改革委統一制定基準價,為每噸440元含稅,最高上浮幅度20%,即528元。

  一天賣車1863輛!新能源車“一哥”業績下滑近三成,下車還是上車

  10月28日晚間,新能源汽車“一哥”比亞迪(002594)披露瞭三季報。

  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451.92億元,同比增長38.25%;實現凈利潤24.43億元,同比下降28.43%。

  銷量方面,前三季度,比亞迪汽車全系銷量達45.27萬輛,同比增長68.32%,相當於一天賣車1863輛。

  雖然銷量節節攀升,但凈利潤下滑,讓部分投資者“發慌”。但堅定看好的投資者也不少。

  日賺5億!“兩桶油”前三季度大賺1350億元

  在油價上漲的背景下,“兩桶油”三季報業績亮眼。

  10月28日晚間發佈的三季報顯示,中國石油(601857)前三季度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751.3億元,同比增長646.3%;中國石化(600028)前三季度凈利潤598.9億元,同比增長154.9%。

  據此計算,“兩桶油”前三季度合計凈利潤為1350.2億元,日賺約5億元。

  在業績推動下,“兩桶油”股價表現也不錯。中國石化最新收盤價為4.20元,較年內低點上漲13.25%;中國石油的最新股價相對年內低點已上漲近40%。

  上海證券報

  動產和權利擔保統一登記實施成效初顯

  《關於實施動產和權利擔保統一登記的決定》(下稱《決定》)今年1月1日起實施,人民銀行征信中心動產融資統一登記公示系統(下稱統一登記系統)正式提供全國動產和權利擔保統一登記服務。截至9月,今年統一登記系統發生登記404.18萬筆,同比增長81%,各類動產融資業務增長迅速,在提高動產和權利擔保融資效率、便利企業擔保融資、改善企業融資營商環境方面成效初顯。

  中國國債被納入富時羅素WGBI今起生效 有望為中國債券市場引來萬億規模資金

  10月29日,富時羅素世界政府債券指數(WGBI)正式納入中國債券。業內人士預估,以此為新起點,中國債券市場有望迎來萬億規模資金。

  受訪專傢表示,當前中國債券市場的外資占比仍有較大提升空間,而且,人民幣債券兼具投資價值與收益穩健性,外資穩步配置人民幣債券是中長期趨勢。

  國際指數巨頭正式納入這一關鍵品種,萬億規模資金明天開始跑步入場

  萬億規模資金湧向中國債券市場的征途已經開啟。10月29日,富時羅素世界政府債券指數(WGBI)正式納入中國債券。業內人士預估,以此為新起點,中國債券市場有望迎來可觀的外資增量資金。

  這是銘刻在中國債券市場開放歷程的一大關鍵印記。而國際投資者也以高漲的投資熱情,印證著中國債券的吸引力。

  受訪專傢表示,當前中國債券市場的外資占比仍有較大提升空間,而且,人民幣債券兼具投資價值與收益穩健性,外資穩步配置人民幣債券是中長期趨勢。

  實在是扛不住瞭!動力電池企業“試探”漲價,車企能答應嗎

  苦熬瞭大半年後,動力電池的龍頭企業們正集體醞釀漲價。

  近日,一份比亞迪的《電池價格上調聯絡函》在網上廣泛傳播。該函件顯示,比亞迪將上調C08M等電池產品單價,產品含稅價在現行Wh單價基礎上統一上漲不低於20%。

  上證報記者致電比亞迪電池銷售部門,對方表示不予置評。不過,有業內人士表示,漲價消息屬實,有下遊企業已經接到瞭通知。

  在比亞迪之前,已有多傢動力電池企業發出瞭漲價函件,包括鵬輝能源(300438)、國軒高科(002074)、卓能新能源等。

  證券時報

  突然閃崩!兩大券商暴跌超20%,此前已多次大跌,什麼情況?緊急回應來瞭

  周四美股盤前交易,兩傢互聯網券商富途證券和老虎證券再次出現大幅下跌。富途控股一度跌超30%,老虎證券一度跌超20%。截至記者發稿,富途控股下跌24.34%,老虎證券下跌18.87%。富途創始人李華(花名“葉子哥”)今日發佈署名文章《其他的留給時間》,其中提到,富途證券在業務模式上與在香港持有同類牌照的外資、內資、港資等銀行證券機構並無二樣。資本金也非常充足,不存在倒閉的問題。

  新股頻現破發!創投機構:早有預期,一二級市場套利時代已經過去

  今日A股市場的打新者有點鬱悶,科創板新股成大生物和創業板新股戎美股份上市首日開雙雙遭遇破發,而這種現象已經成為近期的常態。而記者查閱招股書後,發現這兩傢公司背後也有包括悅享投資等創投機構的身影,其中還包括券商直投,但他們的態度似乎更為淡定。

  針對首日破發的現象,有創投機構負責人表示,在A股雖然是近期才有新股破發,其實海外市場比如香港和美國,新股破發是一種常態,作為長期投資人,首日的漲跌幅不能完全代表企業的價值,真正的好企業市場會最終給出定價,應該理性看待。

  智飛生物前三季度凈利增長239% 新冠疫苗、自主產品業績貢獻顯著

  10月28日晚間,智飛生物(300122)發佈2021年三季報,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218.29億元,同比增長97.55%,實現凈利潤84.04億元,同比增長239.05%。對於營業收入的增長,智飛生物解釋稱,主要是本期銷售自主產品增加所致。

  銷售旺盛、回款增加,使得智飛生物現金流大幅增加。數據顯示,報告期內智飛生物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83.21億元,同比增加237.17%,創歷史新高。

  此外,智飛生物財報顯示,機構投資者三季度持倉穩定,葛蘭旗下中歐醫療健康小幅加倉,持股比例由二季度末的0.87%提升至0.96%。

  “逆向投資大師”馮柳出手,斥資10億掃貨千億豬企巨頭,周期拐點真的來瞭

  當養豬行業的三季報一片慘不忍睹時,以逆向投資著稱的馮柳已經開始悄然入局。

  10月27日晚,溫氏股份(300498)發佈2021年三季報,公司在三季度出現瞭大幅虧損,營業收入159.39億元,同比下滑18.2%;凈利潤虧損72.04億元。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465.76億元,同比下降16.01%;凈利潤虧損97.01億元。

  在慘烈的業績面前,其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卻赫然出現瞭知名私募基金經理馮柳的產品。馮柳以逆向投資著稱,其代表作高毅鄰山1號遠望基金新進溫氏股份前十大流通股東名單,位列第五大流通股東。

  受豬周期等因素影響,近兩年來,溫氏股份的股價一直處於回調態勢,但從7月30日以來,其股價已經逐步企穩,截至10月27日已經從低點反彈瞭24.56%。

  豬周期拐點將至?隨著近期生豬價格的企穩,相關豬企也重新回到投資者視野,關於豬周期拐點是否到來的爭論備受市場關註。

  證券日報

  制造業中小微企業將緩稅2000億元 有企業稱“相當於3個月無息貸款”

  “緩稅政策將進一步為我們的資金松綁,相當於為企業提供瞭3個月的無息貸款。”一傢制造業中小企業財務負責人興奮地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這源自10月27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瞭對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等實施階段性稅收緩繳措施,進一步加大助企紓困力度。此次緩稅自今年11月1日起實施,至明年1月申報期結束,預計可為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緩稅2000億元左右。

  發改委十天連發18文 煤價下降態勢顯現

  10月19日至10月28日,國傢發展改革委十天連發18文,內容涉及研究依法對煤炭價格實行幹預措施、座談煤電油氣運重點企業保供穩價、嚴厲查處資本惡意炒作動力煤期貨、赴地方督導煤炭保供穩價、實地調查煤炭價格成本、嚴肅清查整頓違規存煤場所、研究煤炭企業牟取暴利的界定標準等措施。隨著保供穩價“組合拳”落地,煤炭市場價格下降態勢開始顯現。

  化肥價格創10年新高 產業鏈上市公司如何破局

  一場由化肥價格上漲引起的“蝴蝶效應”正在波及整個產業鏈。

  “肥料的價格從年初開始一直在漲。去年下半年尿素的價格是1800元/噸,今年元旦之後漲至2000元/噸,四五月份時每噸漲到瞭2500元左右,近期最高已經漲到瞭3144元/噸。尿素的這個價格十幾年都沒見過,已經創近10年新高。”

  互聯網診療告別野蠻生長:監管日漸趨嚴 靠賣藥盈利面臨挑戰

  近年來,疫情防控常態化導致診療行為線上化,助推互聯網診療行業的快速發展,使之站上資本的風口。

  為進一步規范互聯網診療,促進互聯網診療服務健康發展,保證醫療質量和醫療安全,10月26日,國傢衛生健康委組織起草瞭《互聯網診療監管細則(征求意見稿)》(簡稱《征求意見稿》),為當前互聯網診療的監管提供瞭依據。在業內人士看來,在經歷瞭野蠻成長之後,互聯網診療行業將步入強監管時代。

  人民日報

  截至9月底,充電基礎設施累計達222.3萬臺 我國建成全球最大規模充電設施網絡(新數據 新看點)

  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最新數據顯示,截至9月,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達222.3萬臺,同比增長56.8%。我國已建成全球最大規模充電設施網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