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证券报纸及人民日报头版内容精华摘要(12月13日)
導語: 七大政策組合為穩定發展大局保駕護航 專傢學者熱議“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數傢銀行暫停智能投顧購買功能;政策利好密集落地,下周A股怎麼走?機構最新觀點來瞭

     中國證券報

     政策利好密集落地,下周A股怎麼走?機構最新觀點來瞭

     本周央行宣佈全面降準0.5個百分點。A股震蕩上行,上證指數周漲幅1.63%。

     消息面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2月8日至10日召開,定下明年經濟工作“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主基調。

     機構認為,密集的利好政策落地以及寬裕的市場流動性,將推動跨年行情的展開。配置上,建議關註食品飲料和傢電以及符合“雙碳”政策規劃的新能源基建等板塊。

     美聯儲領銜的“央行超級周”要來瞭!市場在擔心什麼

     美聯儲、英國央行、歐洲央行、日本央行將相繼公佈議息決議……下周全球將迎來“央行超級周”。

     驚呆!3200萬買虛擬土地,炒房團殺入元宇宙!網友:土豪的世界我們不懂

     “炒房熱”也刮進瞭元宇宙。進入元宇宙先買塊地,成為一些投資者口中的“致富經”。

     近日,香港房地產巨頭、新世界發展集團CEO鄭志剛宣佈在元宇宙虛擬遊戲The Sandbox中購入一片數字地塊。據估算,大約花費為5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3200萬元。

     元宇宙虛擬土地頻頻吸引名人入駐投資,參與元宇宙“炒房”,究竟是機會還是陷阱?

     重倉茅臺的基金今年回撤20%!“聰明錢”不聰明瞭

     本周,北向資金累計凈買入達488億元,創陸股通開通以來新高,引爆市場情緒。作為北向資金的重要組成部分,海外投資機構在中國股票市場的一舉一動都引人註目,被視為“聰明錢”,一定程度上成為市場風向標。

     上海證券報

     七大政策組合為穩定發展大局保駕護航 專傢學者熱議“穩字當頭、穩中求進”

     2021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消息稿中25次提及“穩”字。“穩字當頭、穩中求進”不僅是明年經濟工作的總基調,也是觀察明年中國經濟政策和判斷經濟運行走勢的關鍵詞。專傢學者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紛紛表示,穩中求進是審時度勢的正確抉擇,各方應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對經濟形勢的判斷和決策部署上來,凝心聚力、真抓實幹,推動經濟長期穩定、高質量增長。

     推出費率優惠措施 設置“軟鎖定期” 頭部私募尋找長錢一起長跑

     歲末年初,知名百億級私募的產品發行節奏明顯加快:景林資產旗下產品最近在多個渠道發售,星石投資旗下多位基金經理組合管理的一隻產品將於12月中旬在民生銀行、交通銀行等渠道上線銷售,明年1月初百億級私募源樂晟資產也將發行由董事長曾曉潔管理的產品。

     強化銀保機構股東股權監管銀保監會公開第四批重大違法違規股東

     銀保監會日前公開第四批銀行保險機構重大違法違規股東。自2020年7月4日首次披露“違法違規情節嚴重、違法違規事實確鑿、社會影響特別惡劣的”股東名單以來,銀保監會已分批次公開81傢重大違法違規股東。

     數傢銀行暫停智能投顧購買功能

     近期,數傢銀行暫停智能投顧購買功能。這些銀行表示主要是應監管要求,原持倉客戶贖回不受影響。

     證券時報

     北上資金上周凈買入金額創新高 重點加倉白酒與金融股

     上周北上資金凈買入488.34億元,周度凈流入金額創歷史紀錄,其中滬股通凈買入300.67億元,深股通凈買入187.67億元。

     英唐智控擬建設半導體產業園 IDM全產業鏈佈局落地

     12月12日晚間,英唐智控(300131)披露公告,公司與中唐空鐵產業發展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唐發展”)、深圳市英盟系統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英盟科技”)簽署協議,通過合資設立項目公司,在成都投資建設“英唐半導體產業園”項目,項目總投資25億元,建設年產光學、IPM及先進封測生產線、FAB6英寸特色(含SiC)工藝線。

     保險資管吹響差異化發展號角 專業比拼是大勢所趨

     近日,中國銀保監會發佈《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管理規定(征求意見稿)》,對2004年出臺的《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管理暫行規定》進行瞭全面修訂。此次新規最受關註的內容有兩大方面:一是強化保險資管供給側改革,包括專設公司治理、風險管理章節,優化經營原則及相關要求等;二是積極落實擴大對外開放,不再限制外資保險公司持有保險資產管理公司股份的比例上限,同時設置境內外股東統一適用的股東資質條件,不因境內外差異而作出區別對待。

     25倍鋰電股遭基金“補刀”!集體下調估值,還要再吃一個跌停?從深套到大賺,江特電機背後牛散“史詩級”操作

     因涉嫌信披違規被證監會立案調查的25倍鋰電大牛股――江特電機(002176),在上周五跌停的基礎上,再遭多傢基金公司下調估值。

     最近幾天,包括平安基金、國投瑞銀、信達澳銀在內的三傢基金公司陸續發佈調整江特電機估值的公告,最新估值價格為19.40元,相比周五的跌停後的收盤價格下調瞭10%。數據顯示,截止今年三季度末,共有21隻基金重倉持有江電特機,合計持有市值接近19億元。

     證券日報

     註冊制改革“對表”頂層設計穩步推進 隨著註冊制改革不斷擴圍,專傢建議未來主板上市標準多元化

     “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是“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的目標之一,而在資本市場生態體系的深化改革中,註冊制是當之無愧的“關鍵點”。12月8日至12月10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要抓好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全面實行股票發行註冊制”。

     逾9000隻公募基金臨近“大考” 5隻有望成為年度“翻倍基”

     還有15個交易日,公募基金便會迎來年終“大考”,而有望成為“翻倍基”的產品卻並不多。《》記者據數據統計,截至12月10日,在有數據收錄的9023隻公募基金中,僅出現2隻“翻倍基”;另有3隻產品實現90%以上收益率。由此推測,年內或有5隻基金有望實現收益翻倍。

     銀行理財產品發行量反彈 凈值化產品成主力

     資管新規正式實施迫在眉睫,留給銀行業務整改的時間已經不多。目前銀行理財產品正加速全面凈值化升級。

     事實上,凈值化產品已成為銀行新發產品主力。據普益標準最新統計數據顯示,11月份共計3801款銀行理財產品面市,環比增加888款。其中,固收類產品最多,混合類產品次之,權益類產品最少。

     2022年度個稅抵扣開始確認 年終獎納稅方式將有新變化

     個稅抵扣事關百姓“錢袋子”。近日,個人所得稅APP首頁熱點專題版塊上新“下一年度專項附加扣除開始確認”,稅務部門喊話納稅人確認相關扣除信息。

     人民日報

     完善現代稅收體制 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新知新覺)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深化稅收征管制度改革,建設智慧稅務,推動稅收征管現代化。”深化稅收征管改革是完善現代稅收體制的重要內容,涉及政府與市場關系的調整,對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具有積極作用。今年3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深化稅收征管改革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深化稅收征管改革進行瞭全面部署。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深入推進稅收征管改革,對於完善現代稅收體制、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