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內外資聯手搶籌 A股上升動能足
3月17日,港股、A股繼續攜手大漲;當地時間3月16日美股市場中概股表現強勢。這已是中國資產連續第二天大幅反彈。從資金面看,17日A股主力資金凈流入規模超過300億元,北向資金也“重返”A股市場。分析人士稱,當前國內經濟發展穩中向好,A股經過調整後估值合理,疊加一季報窗口來臨等多重積極因素,中國資產可謂“柳暗花明又一村”。
穩預期政策足 資金面合理充裕可期
國務院金融委及時發聲,市場信心大振。17日,A股、港股延續反彈走勢。在估值走低、信心回升的情況下,面對資金流動加快、美聯儲加息靴子落地,當前市場缺錢嗎?長期資金還在嗎?貨幣政策空間充足嗎?綜合機構觀點來看,短期而言,資金流動加大,買賣交換較為充分,風險逐漸釋放。北向資金17日結束連續8個交易日凈流出態勢,多傢基金公司宣佈自購,產業資本繼續增持,市場總體上並不缺錢。從長遠看,居民增配權益資產大勢不改,長期資金參與力度加大既是趨勢,也受到政策鼓勵。宏觀層面,穩增長是當前首要目標,貨幣政策加力可期,流動性將保持合理充裕。
參與上市公司定增 公私募機構“組隊”掘金
機構參與上市公司定增的熱情持續高漲。今年以來,華夏基金、財通基金、高毅資產等多傢公私募機構,頻頻“組隊”參與定增。不過,即使參與時的折價提供瞭一定“安全墊”,但隨著市場調整,不少公司最新股價已低於增發價,多傢參與機構暫時出現浮虧。業內人士認為,在震蕩市參與定增,仍是獲取超額收益的較好手段,但需要對個股選擇更為謹慎。
春耕備耕全面展開 產業鏈公司受益
眼下,正值農忙時節,全國各地春耕備耕正有序展開。種植戶搶抓農時,為今年的春耕春播工作做足瞭準備。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特別強調要牢牢守住保障國傢糧食安全的底線,為此多部門推出瞭多項惠農政策,全力抓好糧食生產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同時也積極推進綠色種植。記者瞭解到,目前化肥、植保、農機、種子等農資熱銷,相關上市公司有望受益。
上海證券報
半個月18傢公司終止定增 再融資市場化特征愈發明顯
3月17日,當代文體(600136)宣佈終止2021年度非公開發行股票事項。16日,中威電子(300270)披露收到交易所終止對公司申請向特定對象發行股票審核的決定。15日,銀江技術(300020)、開能健康(300272)披露終止定增。 據上證報資訊統計,截至3月17日,今年已有36傢上市公司發佈定增終止公告,涉及擬募資金額超過465億元。其中,僅3月前半個月就有18傢上市公司宣佈終止定增計劃。
A股三大指數漲超1% 北向資金恢復凈買入
周四,A股早盤延續瞭前一日的強勢表現,主要指數高開後震蕩拉升,創業板指盤中一度漲近5%;午後三大股指漲幅有所收窄,但收盤漲幅仍超1%。截至收盤,上證綜指報3215.04點,上漲1.40%;深證成指報12289.97點,上漲2.41%;創業板指報2710.73點,上漲2.87%。昨日滬深兩市合計成交額達1.28萬億元,較前一個交易日再度放量。
全國企業年金連續十年斬獲正收益
企業年金成績單近日放榜。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全國企業年金積累基金規模為2.64萬億元,較2020年末增加約3909.56億元。2021年全國企業年金實現投資收益1241.98億元,連續10年斬獲正收益。2021年市場環境復雜多變,一直以穩健著稱的企業年金依舊取得瞭不錯的投資業績,收益率逐季增長。亮眼的成績單背後,是資本市場相關政策的完善及年金投資范圍的不斷擴大,為年金投資收益率提升創造瞭有利條件。從各地情況來看,上海的企業年金資金規模達到約1122.86億元,成為全國首個企業年金規模超千億元的城市。
預期內的美聯儲加息 不確定的高通脹未來
美聯儲已從“確定的起點”――加息邁步,前往充斥著高通脹和縮表不確定性的“未知終點”。北京時間周四凌晨,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OMC)發佈貨幣政策聲明,將基準利率上調25個基點至0.25%―0.5%,美聯儲加息大幕自此拉開。這也是2018年12月以來,美聯儲首次加息。
證券時報
最高檢首次披露!袁仁國案件細節曝光,卷宗100多本,黃金制品等1588件,辦案人員清點一天一夜
2021年9月23日,貴州省貴陽市中級法院對茅臺集團原董事長袁仁國受賄案作出一審宣判。最高檢發佈的視頻顯示,在辦案過程中,40多名辦案人員從袁仁國傢中清點出黃金制品、手表、珠寶、字畫等1588件,其中不乏象牙等稀有物品,以及人民幣、美元、英鎊現金等若幹,辦案人員用瞭一天一夜才清點完畢。
市場監管總局:聚焦提振市場預期和信心
3月17日,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反壟斷工作會議以視頻形式召開,全面總結2021年反壟斷工作,分析新形勢新要求,謀劃下一步思路,部署2022年重點任務。會議強調,要深刻理解公正監管就是公共服務;競爭政策就是發展政策;壟斷阻礙經濟發展,反壟斷促進經濟發展。要更加找準促進宏觀經濟發展的切入點;更加深入認識和尊重市場規律;更加註重推動資本健康有序發展的制度供給;更加強化競爭治理的系統觀念;更加開闊全球化視野,不斷增強把握大勢、服務大局的能力水平。
“力往一處使!”證監會連發重要表態!證券業“降準”、交易所“降費”、頂流基金加倉、龍頭企業回購…
中國證監系統連打維穩組合拳,深圳福田為企業提供抗疫復工定心丸,頂流基金、龍頭上市公司豪氣加倉……積極利好因素在疊加。3月17日,證監會黨委書記、主席易會滿主持召開黨委會議。會議強調,要堅持穩字當頭,進一步完善資本市場內生穩定機制,推進解決涉及資本市場預期、生態、環境等重點問題、敏感問題,全力維護市場平穩運行。
光大控股年報發佈:資管總規模突破2000億港元,歸母凈利25.73億 業績逆勢上揚、穩健增長
中國光大控股有限公司(股份代號:165.HK)3月17日發佈2021年全年業績。報告期內,光大控股總體財務表現優異,實現收入總額為59.85億港元,同比增長7%;歸屬於本公司股東之盈利為25.73億港元,同比增長14%;每股基本盈利1.53港元,同比增長14%。2021年,光大控股新增資產管理規模203億港元,資產管理總規模首次突破2000億港元至2031億港元,再創歷史新高。
證券日報
分拆上市熱潮迭起 年內4傢“A拆A”落地
近日,A股分拆上市趨熱。3月16日,三友化工(600409)發佈公告稱,公司正在籌備分拆控股子公司矽業公司至境內證券交易所上市;3月15日,和邦生物(603077)、東方精工(002611)分別發佈分拆子公司上市的預案。據記者梳理,截至3月17日,累計13傢公司分拆子公司上市,其中4傢子公司為今年登陸A股。此外,擬分拆上市公司中,兆訊傳媒(301102)已經完成發行,等待上市;中科江南註冊生效,尚未發行,還有12傢公司上市正在排隊審核中。
平臺經濟穩中求進信號釋放 互聯網公司股價集體大漲
港股互聯網板塊迎來反彈!3月17日,恒生互聯網科技業指數大漲8.41%。個股方面,百度集團上漲16.20%、京東集團上漲15.85%、美團上漲12.29%、阿裡巴巴上漲12.46%、騰訊控股上漲6.27%。互聯網巨頭集體上漲與3月16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專題會議有著密切關聯。會議提出,關於平臺經濟治理,有關部門要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方針完善既定方案,堅持穩中求進,通過規范、透明、可預期的監管,穩妥推進並盡快完成大型平臺公司整改工作,紅燈、綠燈都要設置好,促進平臺經濟平穩健康發展,提高國際競爭力。
提高權益資產配置成“關鍵詞” 銀保監會鼓勵三類資金積極入市
日前,銀保監會召開專題會議,傳達學習貫徹國務院金融委會議精神。會議要求,要積極支持資本市場平穩運行,積極出臺對市場有利的政策。要大力支持直接融資,促進融資結構優化。引導信托、理財和保險公司等機構樹立長期投資理念,開展真正的專業投資、價值投資,成為促進資本市場發展、維護資本市場穩定的中堅力量。要充分發揮保險資金長期投資的優勢,引導保險機構將更多資金配置於權益類資產。支持理財公司提高權益類產品比重。
955隻公募基金年內累計分紅近640億元 單隻基金年內分紅額最高達28.9億元
基金分紅作為基金投資收益的一個重要體現方式,備受市場關註。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3月17日,年內已有955隻公募基金產品進行分紅,累計分紅額近640億元。其中,有11隻公募基金產品年內分紅額均超過11億元,單隻基金年內分紅額最高達到28.9億元。記者另從多傢公募基金管理公司獲悉,為瞭能夠更好地回報投資者,很多基金將依據不同產品的設定條款,采取不定期分紅的措施,此舉將更好地保證投資收益落袋為安,及時補充投資者的現金流。
人民日報
北京市大力發展社區養老服務驛站,目前累計建成運營1000餘傢 社區養老驛站提供暖心服務(體驗·新時代·追夢人·“急難愁盼這樣解決”)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加快構建居傢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記者日前走進北京市東城區東花市街道南裡東區養老驛站,實地探訪這裡的社區養老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