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重磅!關於資本市場,國常會發聲:采取有針對性措施穩定市場預期、提振市場信心
據新華社3月21日消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21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實施大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的政策安排,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提供強力支撐;部署綜合施策穩定市場預期,保持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四季度營收272億元,同比僅增長3%!拼多多董事長:利潤將全部投入農研科技
北京時間3月21日晚,拼多多發佈2021年四季度及2021年全年財報。數據顯示,拼多多2021年四季度營收為272.309億元,同比增長3%;2021年全年營收為939.499億元,同比增長58%。
東航客機搜救最新進展!飛機殘骸被發現,醫學救援專傢組啟程,東航回應:事故原因調查中
東航客機搜救牽動人心!
據中國民用航空局消息,3月21日,東航一架波音737客機在執行雲南昆明――廣東廣州航班任務時,於廣西梧州上空失聯。目前,已確認該飛機墜毀。機上人員共132人,其中旅客123人、機組9人。
重磅!萬億市場沸騰!《“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來瞭
3月21日,國傢發改委、能源局印發瞭《“十四五”新型儲能發展實施方案》。
方案重點強調推動多元化技術發展與安全控制,以示范試點項目推動新型儲能產業化,到2025年新型儲能步入規模化發展階段,到2030年新型儲能全面市場化發展,基本滿足構建新型電力系統需求。
上海證券報
貨幣政策支持實體經濟力度有多大
3月2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加大穩健貨幣政策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堅持不搞“大水漫灌”,同時運用貨幣政策工具保持社會融資適度增長。
如何判斷貨幣政策的支持力度是否適當?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傢兼研究院院長、中國首席經濟學傢論壇理事長連平表示,一個重要的標準是要協調配合好財政政策。
又一傢芯片巨頭要來A股!國內“最老牌”的晶圓廠宣佈沖刺科創板
3月21日午間,港股公司華虹半導體宣佈擬赴科創板上市,港股股價應聲大漲,漲幅一度超過9%。
華虹半導體宣佈,公司董事會於21日批準瞭公司發行人民幣股份及在科創板上市的初步建議。
根據計劃,華虹半導體在科創板發行股份全部為新股,數量不超過公司現有總股本的25%;扣除發行費用後,募集資金擬用於公司主營業務的業務發展及補充營運資金。
3月“氫”風徐徐,氫燃料電池產業發展提速
在“雙碳”目標指引下,我國氫能產業發展正步入快車道。記者梳理發現,近期天津、廣東等一批重大氫能項目相繼開工,氫燃料電池產業發展提速之勢。與此同時,包括中國石化、納爾股份(002825)等上市公司也積極佈局氫能產業。
對此,氫能權威專傢、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長、研究員景春梅對記者表示,隨著各方產業政策不斷“補位”,將為氫能產業發展進一步鋪平道路。
房貸政策利好多地開花 調控力度更大更精準
雖然央行昨日公佈的LPR報價“按兵不動”,但進入3月以來,不少地區房貸利率又降瞭。瞭解到,目前廣州、杭州等地房貸利率與上月相比又進一步下調,下調幅度在10BP到30BP之間。
證券時報
田惠宇:招行離真正的財富管理機構還有很遠的距離
3月21日,招商銀行線上召開2021年度業績發佈會,回應市場關註的諸多熱點問題。
過去一年,招行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4%,增幅創六年新高,其中大財富管理收入同比增長33.9%至521.3億元,帶動全行非息收入占比進一步升至38.4%。更為重要的是,在沒有外部股權融資情況下,招行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已連續三年保持上升態勢,達到12.66%,“輕型銀行”的模樣逐漸清晰。
價格上漲運期延長 中歐班列跨境貿易暫陷窘境
3月份以來,地緣沖突事件不僅造成全球大宗商品價格急漲急跌,對下遊生產制造業帶來沖擊,也不可避免地加大瞭跨境貿易、貨運市場的風險因素。
.e公司記者近日采訪國內多地中歐班列、跨境貿易企業、物流運輸行業人士等瞭解到,當前沖突地區乃至周邊關聯地的交通運輸部分受限,疊加全球疫情影響,出現瞭運費上漲、運期延長以及其他不確定因素等。不過行業人士多認為,伴隨地緣問題緩和,貨運物流終會回歸正常,長遠看,運輸行業市場前景依然向好。
多氟多今年計劃新建 3.5萬噸六氟磷酸鋰產能
3月21日晚間,多氟多(002407)披露2021年年報,公司去年實現營業收入77.99億元,同比增長85.29%;實現凈利潤12.6億元,同比增長2490.80%;基本每股收益1.73元。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3.00元(含稅)。
警示!原四川信托17名責任人被罰,三人被禁業,去年公司已被罰3490萬元
3月17日,四川銀保監局一次性發佈瞭針對四川信托的17張罰單,涉及四川信托股東、原董事長、原總裁、原副總裁等17人。受罰人數之多堪稱歷史之最,處罰內容涵蓋禁止從事銀行業工作、取消高管任職資格、警告、罰款等,罰款累計785萬元。
證券日報
祥生控股未按期支付1200萬美元利息 稱“正尋求解決流動性問題”
3月21日,祥生控股發佈公告稱,未能按期支付2億美元債的1200萬美元(折合人民幣7633.08萬元)利息。據悉,這筆美元債是該公司於2018年發行的票據,票面利率12%,將於2023年到期。
未名醫藥因“不接電話”遭投訴收關註函
3月21日盤後,未名醫藥(002581)收到深交所發出的關註函,稱近日多次接到投資者投訴,反映公司對外咨詢電話無人接聽。此外,深交所還關註到,距離公司披露年報(2022年4月30日)還有不到40天,未名醫藥仍未聘請2021年年審會計師,並表示,如果公司未能在法定期限內披露經審計的年度報告,公司股票將存在終止上市風險。
以更加積極主動姿態 維護資本市場穩定發展
3月21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國務院常務會議,聽取瞭國務院金融委匯報,指出要高度重視國際形勢變化對我國資本市場的影響,從五個方面作出工作部署。這說明資本市場發展處在特殊時期,需要攻關奪隘。必須開動腦筋,做好協調,加強工作力度,努力贏得資本市場自身改革和應對外部風險挑戰的雙勝利。
科創板企業突破400傢 專業投資者交易占比近90%
3月22日,和元生物、均普智能將登陸科創板,科創板上市公司數量達401傢,首發募集資金總額超5600億元,總市值近5萬億元。科創板已成為專業投資者交易為主的市場。據統計,截至2021年12月份,科創板的專業投資者交易占比接近90%,較2019年12月份(專業投資者交易占比70%)實現大幅提升。
人民日報
歐盟國傢通脹加劇
歐盟統計局近日公佈的數據顯示,受全球供應鏈瓶頸以及地緣政治沖突等因素影響,歐盟2月份整體通脹率達到6.2%,歐元區通脹率升至5.9%,均創下歷史最高紀錄。另據歐洲央行數據顯示,2022年歐元區通脹率預計將維持在5.1%的水平,遠高於3個月前3.2%的預期。受此影響,歐洲央行將歐元區2022年經濟增長預期從此前的4.2%下調至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