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报
不良资产加速“甩卖”背后: 资产质量与盈利压力下中小银行谋求主动优化
步入四季度,多家银行加速出清资本占用较高、流动性较差的不良资产“包袱”,百亿元规模的债权资产转让频现。例如,渤海银行拟挂牌转让约700亿元债权资产。广州农商行也发布公告称,将转让底价超120亿元的贷款资产包。与此同时,10月以来,银登中心网站披露的不良贷款转让公告已达25条,转让主体包括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地方中小银行及消金公司等金融机构。业内人士表示,当前不少中小银行面临资产质量承压、资本充足率下行和盈利能力弱化等问题。未来,不良资产处置市场潜力巨大,中小银行应积极探索多元化、专业化的资产处置模式,同时加强“全周期、主动化、生态化”不良资产价值管理能力建设。
逾28亿元真金白银增持回购 券商提振投资者信心正忙
2025年以来,包括上市券商在内的A股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回购、增持股份热情不减。数据显示,截至10月15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稿时,今年以来已有东方证券、西部证券(002673)、国金证券、国泰海通等多家上市券商回购股份累计超23亿元(不含交易费用,下同),长城证券(002939)、天风证券(601162)大股东在今年完成新一轮股份增持,累计增持股份超5亿元。
从部分券商发布的新一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以及多家券商此前召开的2025年中期业绩说明会看,通过建立持续、稳定、有效的股东回报机制并优化分红政策,提高分红的稳定性、及时性和可预期性,同时研究制定公司市值管理制度并规范公司市值管理行为,备受券商重视。
基本面利空持续发酵 国际原油价格弱势恐难改
进入10月,国际原油市场风云突变,一改三季度区间震荡态势,出现破位大跌行情。其中,布伦特原油期货最低一度下探至61.5美元/桶,美国WTI原油期货一度跌破58美元/桶,均创下今年6月初以来新低,本月累计跌幅均超5%。
业内人士表示,短期而言,国际贸易局势的不确定性可能引发市场情绪波动,对原油价格形成扰动。从宏观层面看,全球经济弱复苏但未陷衰退,美联储预防式降息虽然为原油提供一定流动性支撑,但仍难以扭转原油基本面利空态势;地缘因素上,加沙停火协议减弱地缘风险支撑,且“欧佩克+”持续推进石油增产,供应端压力增大,而需求端面临季节性下滑,原油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渐显,这将对油价中长期走势构成压制。
近半个月来,国际原油价格呈现出震荡下行态势。数据显示,10月14日盘中,布伦特原油期货与美国WTI原油期货价格最低分别下探至61.5美元/桶、57.68美元/桶,均创下今年6月初以来的新低。截至北京时间10月15日16时,布伦特原油期货、美国WTI原油期货分别报62.32美元/桶、58.70美元/桶,10月以来两者累计跌幅均已超5%。
机构密集调研 苹果产业链公司
数据显示,9月以来,机构密集调研京东方、领益智造(002600)、大族激光(002008)、长盈精密(300115)等30余家A股苹果产业链公司。机构认为,iPhone 17系列在外观、散热、电池等硬件环节的升级对销量有所刺激,苹果产业链相关公司有望受益。随着其他厂商旗舰手机新品陆续发布,有望促进新一轮换机潮到来,推动产业链加快升级。
数据显示,9月以来,领益智造、杰普特等11家A股苹果产业链公司均获得50家以上机构调研。
领益智造是苹果重要供应商。9月以来,中信证券、中欧基金、中金公司(601995)等100多家机构调研领益智造。在接受机构调研时,领益智造表示,今年以来,公司各项业务发展迅猛,受益于AI创新带来的散热、电池、快充等硬件升级趋势,其持续布局机器人、AI眼镜及可穿戴设备、折叠屏、服务器四大赛道。
上海证券报
核心CPI同比涨幅近19个月以来首次回到1% 价格领域积极变化不断累积
国家统计局10月15日公布的数据显示,9月,CPI同比与PPI同比降幅均有所收窄,扣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上涨1%,涨幅连续第5个月扩大,显示出物价缓慢改善,价格的积极变化继续累积,国内需求处于稳步修复状态。
平均来看,1至9月全国CPI同比下降0.1%,PPI同比下降2.8%。受访专家分析称,在扩内需政策持续显效、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等系列措施的推动下,市场供求关系逐步改善。当前总体价格仍低位运行,下阶段要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规范企业竞争秩序,促进价格合理回升。
食品价格拖累CPI
9月,CPI同比下降0.3%,降幅比8月收窄0.1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同比下降4.4%,降幅扩大,是影响CPI同比下降的主要因素。能源价格同比下降2.7%,影响CPI同比下降约0.2个百分点。
科创板首份三季报出炉 海光信息前三季度业绩同比增长近三成
海光信息前三季度实现营收94.9亿元,同比增长54.65%;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9.61亿元,同比增长28.56%。公司研发投入大幅增长,有望为后续业绩增长奠定良好基础。公司前三季度研发投入为29.35亿元,同比增长35.38%;第三季度研发投入为12.24亿元,同比增长53.83%
三季报显示,公司第三季度实现营收40.26亿元,同比增长69.60%;实现归母净利润7.6亿元,同比增长13.04%。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收94.9亿元,同比增长54.65%;实现归母净利润为19.61亿元,同比增长28.56%。
对于营收和利润的大幅增长,海光信息在三季报中表示,公司通过与整机厂商、生态伙伴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深化合作,加速客户端导入,推动高端处理器产品的市场版图扩展,实现了公司营业收入的显著增长。公司产品的市场销售大幅提升,带动年初至报告期末及报告期利润总额显著增长。
外资机构纷纷发声 投下A股“信任票”
近日,A股市场走势震荡,富达、安联、联博、景顺等外资巨头纷纷发声,传递出看多A股市场的积极信号。他们认为,A股市场的短期调整为长期布局提供了良机。从具体方向看,科技股仍为A股市场未来重要的投资主线之一。
近期受多重因素扰动,上证指数在4000点下方反复震荡,市场交投情绪愈发谨慎。在此关键时点,多家外资机构发表了对A股市场的积极看法。
联博基金市场策略负责人李长风向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外部因素引发的市场调整,有助于消化此前上涨过程中积累的风险。A股仍然具备较高的配置价值,甚至在短期波动之后,投资者可以加大对权益市场的关注。
黄金还能“牛”多久? 专家:迭创新高后,金价或步入震荡阶段
北京时间10月15日,国际、国内金价再迎历史性突破。
数据显示,截至10月15日18时30分,国际金价方面,伦敦现货黄金和COMEX(纽约商品交易所)黄金期货盘中最高价分别为4218.13美元/盎司和4235.8美元/盎司。国内金价方面,上海黄金交易所现货黄金(Au99.99)和沪金主力合约盘中最高价分别为960元/克和960.42元/克。年初至今,伦敦现货黄金涨幅已超60%。
市场对美联储降息预期不断强化、对美联储独立性担忧等因素,导致金价在今年第三季度以来的走势超乎市场预期。
证券时报
首批基金三季报出炉 AI主题景气延续债基稳中求变
10月15日,首批基金三季报陆续出炉。
从整体情况看,不同类型产品在三季度均展现出各自的特色。权益类产品借助人工智能等高景气赛道斩获不错的收益,同时也迎来了规模的稳步增长;债券类产品则在市场波动与利率曲线变化中调整策略,力求在分化格局中稳健前行。
华富中证人工智能产业ETF是今年首个披露三季报的产品。截至10月14日,该ETF今年以来的收益率为69.31%,远超同期被动指数型基金的25.35%和沪深300的15.35%。从规模上来讲,该ETF的规模为80.79亿元,相较年中实现了翻倍增长。
对于今年三季度的行情,基金经理表示,2025年三季度,市场展现出鲜明的“产业驱动型”牛市格局,整体风格或正从过去持续数年的价值偏好逐步切换至成长主导。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TMT(科技、媒体和通信)板块,以及伴随出海业务拓展而景气回升的创新药行业,均实现了业绩逐步兑现与景气度攀升,推动资本市场走出成长风格引领的行情。
央国企四季度冲刺收官战 改革深化激活新动能
9月底,国务院国资委相继召开了国有企业经济运行座谈会、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2025年第三次专题推进会。进入四季度关键期,记者注意到,近期央国企密集召开专题会议,以决战决胜之姿,在提质增效、深化改革、培育新动能等方面同步推进,力求冲刺收官目标,并为“十五五”开局蓄力。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压舱石”,央国企四季度投资力度料将加大。以国家电网为例,预计其全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将首次突破6500亿元,四季度新增投资规模预计约占全年三分之一。
银行和基金公司接连调整多只基金风险等级
近日,中信银行在官网发文称,将自10月15日起,陆续调整部分代销资产管理产品的风险评级。年内,农业银行、宁波银行等多家银行相继对代销公募基金产品的风险评级进行调整。此外,还有多家公募基金亦披露公告,宣布调整旗下基金产品的风险等级。
有机构表示,基金风险等级整体会遵循“就高不就低”的原则。代销机构或公募基金公司基于市场环境主动调整风险等级,有利于扩大投资者范围,促进基金销售。
近日,中信银行在官网发文称,将自2025年10月15日起,陆续调整部分代销资产管理产品的风险评级。
北向资金三季度大举加仓电子行业 持股数量环比增23%
10月15日,2025年三季度陆股通持股数据正式披露。统计显示,北向资金持股市值连续三个季度实现增长,显著加仓科技板块。
据统计,截至2025年三季度末,北向资金持股市值接近2.59万亿元,超过去年三季度的2.41万亿元,剔除已退市公司后,创下2023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新高,环比增长12.91%。数据显示,北向资金已连续三个季度持股市值实现增长。
分上市板块来看,双创板块陆股通持股市值增长明显,创业板三季度末持股市值为5833.44亿元,环比增长61.24%,科创板三季度末持股市值为1735.95亿元,环比增长54.57%。今年三季度,双创板块双双走高,创业板指、科创50涨幅均超过49%,行情带动下陆股通显著加仓,创业板、科创板持股数量环比增幅分别达到11.69%、7.63%。
证券日报
中资券商前三季度港股承销业绩亮眼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股权融资活跃,为中资券商带来了丰富的业务机遇。近日,前三季度港股市场股权承销数据出炉,多家中资券商表现亮眼,在与国际投行的同台竞技中跻身排行榜前列。同时,为紧抓发展机遇,今年以来,中资券商持续深化在港布局,积极推进在港子公司设立、扩大业务牌照范围,不断向国际化、专业化方向迈进。
固态电池材料迎多项关键突破 产业化落地提速中
近日,我国固态电池材料领域再传捷报:10月14日,据中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消息,公司申报的“先进固态电解质材料及固态电池中试平台”已成功入选2025年第一批成都高新区中试平台认定名单;10月13日,国轩高科(002074)股份有限公司在互动平台称,公司在全固态电池技术领域实现关键突破,全固态金石电池目前处于中试量产阶段,并已启动2GWh量产线的设计工作。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固态电池领域密集涌现技术突破与量产进展,并加速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落地。固态电池材料作为产业链核心环节,其市场需求与价格走势备受关注,相关上市企业凭借前瞻布局获得资本市场高度关注。
固态电池材料产业不断取得进展离不开政策层面的支持。9月份,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发布《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明确提出“围绕集成电路、工业母机、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加快高纯镓、钨硬质合金、全固态电池材料等高端产品应用验证,推进超导材料、液态金属、高熵合金等前沿材料的创新应用。”
地方层面政策也精准发力。今年7月份,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的《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开展广东省2026年省级制造业当家重点任务保障专项资金(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支持电子信息产业方向项目入库的通知》提到,“支持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其中包括固态电池、半固态电池及材料;上海市嘉定区经济委员会、上海市嘉定区财政局5月份印发的《嘉定区关于支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提出,“鼓励全固态电池产业链企业开展研发活动,按核定研发投入的10%给予奖励,最高500万元。”
多家银行提高购金门槛并提示风险
10月份以来,国际金价仍持续攀升,在市场风险加剧的背景下,多家银行近期密集调整个人贵金属业务规则:一方面集中上调黄金积存业务起购门槛,部分银行已将起购门槛提升至1000元;另一方面同步发布风险提示,引导投资者警惕贵金属价格波动可能带来的投资风险。
受访人士表示,商业银行此次集中调整黄金积存业务门槛、密集释放风险提示,核心动因在于当前黄金价格波动幅度加大、投资风险显著上升。这一系列举措既是为投资者敲响风险警钟,也能引导其结合自身情况合理配置黄金资产,避免盲目入场。
10月14日,中国银行发布公告称,将于10月15日起调整积存金产品的购买条件:按金额购买积存金产品或创建积存定投计划时,最小购买金额由850元调整为950元,追加购买金额维持200元整数倍不变。
前8个月制造业享受减税降费及退税近1.3万亿元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税务部门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重点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相关部署要求,持续优化税费服务,助推政策红利精准快速直达经营主体。
10月15日,《证券日报》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了解到,今年1月份至8月份,现行政策中支持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12925亿元。“真金白银”的减税降费红利减轻了企业负担,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其中,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政策优惠4857亿元;先进制造业、集成电路、工业母机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优惠1120亿元;其他各类支持制造业发展的政策优惠6948亿元。
在包括税费政策在内的一系列政策支持下,今年前三季度制造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进程稳步推进。增值税发票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4.7%,占全国企业销售收入比重29.8%,为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支撑。
高端化转型快速推进。前三季度,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9%,占制造业比重46.9%,特别是计算机通信设备、工业母机等制造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3.5%和11.8%;飞机、高铁车组、深海石油钻探设备等“大国重器”相关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2.5%、16.1%和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