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报
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 四中全会擘画高质量发展蓝图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专家认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要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续写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新篇章,奋力开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零跑汽车前九个月交付近40万辆 创始人多次增持
日前,零跑汽车发布公告称,公司股东、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朱江明及股东傅利泉近期合计购买了324.35万股公司H股,平均价格为每股63.19港元。按此计算,增持金额约为2.05亿港元。
“增持往往伴随着企业在经营或技术上的积极进展。”中国乘用车产业联盟秘书长张秀阳告诉记者,零跑汽车在增持期间交付量表现稳健并发布了新技术平台。管理层用自有资金增持,最直接地体现了其对公司基本面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尤其是在公司业绩或股价承压时期,旨在增强市场信心。
深地经济概念板块持续活跃 战略布局催生万亿级新赛道
10月23日,深地经济概念持续升温,相关板块交投活跃,产业链多只个股连续涨停。随着自然资源部提出加快抢占深海、深地等新兴和未来产业的标准化制高点,资本市场迅速响应。深地经济被视为继低空经济、深海经济之后的又一潜在万亿级新赛道。
业内人士认为,地球深部资源开发正成为新一轮战略布局焦点,深地资源勘探、地下空间建设、核心装备制造等领域有望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从算力比拼到感知升维 高线数激光雷达重塑高端车竞争格局
正当192线激光雷达在主流车型间加速普及之际,500线以上激光雷达已悄然成为顶级旗舰车型的新标准。近日,岚图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卢放透露,新车型泰山将搭载超500线激光雷达。主流国产豪华品牌已全面涌入高线数赛道。
对此,中国自动驾驶产业创新联盟调研员高超表示,在L3级辅助驾驶落地前景明朗化的2025年,一场以感知精度和系统冗余为核心的新竞争正在智能电动车市场展开。“豪华车的定义不仅要从真皮座椅和精致饰板转向安全与智能,接下来竞争维度还会进一步细化,从单纯的算力比拼转向感知精度、软件架构和安全冗余的综合较量。”
上海证券报
创新成果频出 业绩增收减亏 科创成长层公司跑出发展加速度
今年6月18日,科创板“1+6”改革启动,宣布设立科创成长层,32家尚未扭亏的存量未盈利上市企业全部入层。自上市以来,相关公司迸发创新动能,加快增收减亏,接连斩获重磅研发成果,总市值突破万亿元。
近期,正在发行或即将上市的禾元生物、西安奕材、必贝特等公司将直接进入科创成长层。据统计,科创板开板至今共支持54家未盈利公司上市,22家公司上市后实现盈利并“摘U”,平均每年“摘U”4家。随着“1+6”改革稳步落地,科创成长层将以更高的包容性、适应性,进一步服务科技企业和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
申购量与用户数双增长 稳健偏好资金借“基”入市
居民资金正在借道含权中低波动类基金持续入市。蚂蚁财富平台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0月15日,年内该平台上偏债混合型基金的申购规模与持有用户数,同比大幅增长。业内人士认为,愈来愈多的增量资金,正在从无风险、低风险资产,流向含权的中低波动资产,在“求稳”基础上“盼增”。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固收+”基金颇受该平台用户青睐。截至10月15日,在该平台上,年内偏债混合型基金的申购规模较去年同期提升141%,持有用户数同比提升70%。作为当下非货基金保有规模排名第一的基金代销平台,其数据具有一定代表性。
欣旺达发布固态电池新品
10月23日,2025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大会在“中国新能源电池名城”山东枣庄开幕。会上,欣旺达(300207)发布能量密度高达400Wh/kg的聚合物固态电芯,并预计年底建成0.2GWh产能。欣旺达动力中央研究院院长徐中领透露,欣旺达第四季度已成功试制能量密度达520Wh/kg的锂金属电池。
会上,欣旺达集团创始人王明旺,以及来自华为、北汽新能源的业内人士分享了对动力电池产业发展的展望。
欣旺达在会上发布“欣·碧霄”聚合物固态电芯,能量密度达400Wh/kg,电芯容量达20Ah,循环寿命达1200次,通过200摄氏度热箱实验具备超高安全性。
上市券商豪派近80亿元“年中红包”
在2025年三季报密集披露前夕,上市券商年中分红正陆续飞进投资者的“口袋”。数据显示,截至10月22日,已有17家上市券商发布年中分红公告,累计分红金额达79.49亿元。展望后市,机构普遍看好证券板块未来发展前景,基于政策、资金、业绩和估值等多重因素考量,认为证券板块接下来仍具备战略性修复空间及配置机会。
证券时报
AI赋能+迭代升级 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进行时
电子信息制造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核心之一,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领域,也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引擎。
今年1—8月,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生产快速增长,行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1—8月,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8%。其中8月份,规模以上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9%。
近期,工信部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发布《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下称《行动方案》),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迎来了新发展机遇。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多家上市公司积极响应政策导向,在AI赋能业务转型、技术创新协同发展、破解“内卷”困局等方面探索实践,为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提供了生动样本。
特斯拉大跌!营收新高、利润下滑
尽管利润大幅下滑,但特斯拉汽车交付量创季度新高,同时在AI、机器人等领域“全面出击”。
当地时间10月22日美股盘后,特斯拉发布了2025年三季度财报。公司营收为281亿美元,同比12%,创下同期历史新高,但净利润为13.7亿美元,同比下降了37%,经调整净利润为17.7亿美元,同比下滑29%。从汽车交付量来看,三季度特斯拉交付量达49.7万辆,同比增长7.4%,创下历史新高。
当地时间10月23日,特斯拉美股大幅低开,盘初进一步走低,一度跌超5.7%,截至发稿,跌幅收窄至2.5%。
安世中国:所有在华生产产品均满足技术标准
针对荷兰安世半导体警告客户无法保证来自其中国工厂的芯片质量的消息,10月23日,安世半导体中国有限公司(下称“安世中国”)官微发布双语版《致客户信》驳斥了上述言论,并表示公司所有在华生产并交付的产品均符合中国法律法规及相关监管部门的要求,完全满足安世一贯的技术标准、生产工艺及品质要求,符合与客户合同的各项约定。
目前,安世中国各项生产经营正有序推进,公司董事会、管理层及全体员工正尽最大努力致力于保障广大客户供应链稳定。
银行服务数字化转型:要速度也要有温度
银行业服务变革正悄然推进。10月以来,多家银行陆续官宣两项调整:一是上调动账短信提示门槛,二是下架电话银行服务。据记者不完全统计,年内已有超10家银行精简这类基础服务范围,且参与机构覆盖国有大行、城商行及农商行。
看似细微变化的背后,是银行业在低利率时代背景下的选择,也清晰地反映出两条主线:
一是息差持续收窄环境下,降本增效压力倍增。上市银行半年报数据显示,银行业净息差仍在下行。高成本、低频次的传统服务渠道成为改革焦点。
二是数字化浪潮推动服务模式迭代,金融服务线上化、智能化发展成为必然。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报告,截至2024年末,我国“网民”已突破11亿大关。这意味着,绝大多数用户可以通过手机银行App、微信银行等渠道使用金融服务。对于银行而言,引导客户向线上迁移,不仅能有效降低物理网点和人力的运营成本,更有助于获得海量数据(603138),构建数字化护城河。
证券日报
部分银行进一步细化“长期不动户”认定标准
近日,多家银行陆续发布账户管控清理公告,本轮“清卡”行动对账户的筛选更精准——部分银行进一步细化“长期不动户”的认定标准与清理范围,清理对象不再局限于传统长期不动账户,还延伸至电子账户、手机银行等线上渠道关联账户。
苏商银行特约研究员薛洪言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近期银行推进账户管控清理,直接动因源于监管要求与自身经营压力的双重驱动。一方面,长期不动账户易被不法分子用于洗钱、电信诈骗等非法活动,监管层对账户风险防控提出了更高标准;另一方面,中小银行自身资源有限,大量闲置账户占用系统存储与运营成本,清理后可释放资源服务活跃客户,进而提升资金管理效率。
新能源汽车销量持续增长 行业科技创新热情高涨
10月22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发布数据显示,10月1日至10月19日,全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达63.2万辆,同比增长5%,环比增长2%,零售渗透率为56.1%;同期,全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量为67.6万辆,同比增长6%,环比增长5%,批发渗透率达到58.5%。
在此基础上,截至10月19日,今年以来,全国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零售950.2万辆,同比增长23%;同期,全国新能源乘用车累计批发1112.3万辆,同比增长30%。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攻坚成果显著,带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韧性逐步显现,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碳酸锂期价反弹 锂行业“拐点”是否来临?
沉寂了一段时间的锂行业板块迎来了久违的活跃。
继10月22日广期所碳酸锂主力合约盘中价格创下9月份以来新高后,10月23日,广期所碳酸锂期货合约价格呈现普涨态势,其中,碳酸锂2601合约价格当日上涨4.17%,报收于79940元/吨。
受此消息影响,A股锂行业板块的公司股价走势向好,盛新锂能(002240)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价在10月23日涨停,苏州天华新能(300390)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融捷股份(002192)有限公司、天齐锂业(002466)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齐锂业”)等公司股价亦纷纷跟涨。
前三季度“保险版ABS”登记规模超2700亿元
近日,2025年前三季度保险资管机构资产支持计划登记情况出炉。《证券日报》记者根据中保保险资产登记交易系统有限公司披露数据梳理,前三季度,共有15家保险资管机构登记资产支持计划66只,登记规模合计2745.78亿元,同比增长25.1%。
受访专家表示,资产支持计划现金流稳定、期限长,契合保险资金长期配置需要和投资要求,因此受到保险资管机构的青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