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证券报
个人养老金保险格局生变: 分红型产品占比突破40%
随着个人养老金制度深化,产品供给格局日渐清晰。最新数据显示,在118款在售个人养老金保险产品中,年金保险以近六成数量占据主导地位;超四成为分红型保险产品,它们通过“保证+浮动”的收益模式,既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具弹性的收益空间,又帮助保险公司实现了与投保人的风险共担。
业内人士认为,在利率下行背景下,分红型保险产品正凭借其风险分散与收益弹性的双重优势,逐步成为市场主流发展方向。此外,保险机构正积极通过开发与健康管理、养老服务深度融合的综合解决方案,进一步提升个人养老金产品的整体吸引力。
云衢启章,鹏翼展卷
——低空经济绘就万亿新图景
“预计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2030年有望突破2万亿元,产业发展呈现强劲增长态势。”中国证券报记者从日前在景德镇举办的2025中国(江西)航空产业大会获悉。
眼下,“低空”这片曾经只存在于科幻中的“天空之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飞入现实。从写字楼下的无人机外卖到跨海运输的直升机,从应急救援到景区观光,低空应用场景正加速拓展。订单激增、融资火热、技术迭代,共同描绘出一幅充满活力的万亿级蓝海图景。
沪深ETF规模逾5.7万亿元 注册新规落地激发市场新活力
日前,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分别在行业内部通报最新一期基金市场数据。截至10月末,沪市ETF共772只,总市值为40847.47亿元;深市ETF共559只,总市值为16246.33亿元。沪深两市ETF总规模已突破5.7万亿元,实现稳步增长。
业内人士认为,证监会近期推出的新政策显著优化了ETF注册及上市审核流程,ETF市场有望进一步丰富产品供给,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
护航民营股权投资机构债券发行 科创债风险分担工具运用稳步拓展
11月24日,第二批科创债风险分担工具支持的科创债开展专场路演,与投资人充分交流后,即将于11月26日至28日在银行间市场开启发行,进一步拓宽民营股权投资机构长期资本来源,助力硬科技企业发展。
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表示,下一步将继续用好风险分担工具,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科技板”,助力耐心资本、长期资本发展壮大。
四家机构拟发债合计9.3亿元
上海证券报
四季度以来近2000亿元资金流入权益类ETF
□ 截至11月21日,四季度以来权益类ETF净申购额合计1964.83亿元。其中,11月21日权益类ETF净申购额达407.93亿元,为4月9日以来单日新高
□ 从资金流向看,呈现“哑铃”配置特征:在“哑铃”的一端,前期涨幅不多的券商主题ETF强势“吸金”,红利主题ETF也吸引资金流入;另一端,科技成长主题ETF同样较受投资者青睐
四季度以来,在震荡调整的行情中,近2000亿元涌入权益类ETF。其中,11月21日权益类ETF单日净申购额超400亿元,为7个多月以来单日新高。
资金持续涌入权益类ETF
从喧嚣到冷静:公募REITs的价值重估时刻
今年上半年高歌猛进的REITs,下半年突然掉头向下,二级市场价格指数自高点回撤近8%,一级市场也逐渐降温。在多位受访人士看来,这是估值回归、资金偏好变化、解禁潮等多重因素导致的结果。然而,压力中也蕴藏转机,市场的短期调整正在有效挤出泡沫,促使投资逻辑回归本源,未来投资的主逻辑将更聚焦底层资产的真实质量,推动市场迈向更理性、更成熟的发展新阶段。
公募REITs二级市场持续承压
数据显示,中证REITs全收益指数从2024年12月触及925.46的低点后,便开启一轮强势反弹,到今年6月达到1124.91的高点,其间涨幅达21.55%,成为表现较为亮眼的资产类别之一。但进入下半年,市场调头向下步入震荡走低通道,截至11月24日,中证REITs全收益指数自前期高点回撤近8%。
央行今日操作1万亿元MLF 维持市场流动性充裕
中国人民银行11月24日发布的11月中期借贷便利(MLF)招标公告显示,11月25日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10000亿元MLF操作,期限为1年期,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业内专家表示,这是央行连续第9个月加量续作MLF。在冲刺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关键时点,央行通过多种货币政策工具维持流动性充裕,有利于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有助于稳增长、稳预期。
“本月有9000亿元MLF到期,意味着11月央行MLF净投放为1000亿元,符合市场预期。”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考虑到本月央行还开展了5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11月中期流动性净投放总额达到6000亿元,与上月持平,连续4个月处于年内较高水平。
春躁”行情有望提前演绎 险资增配权益资产“伺机而动
“近期市场有所调整,但我们没怎么动股票仓位。如果回调幅度过大,我们可能还会继续增加仓位。”11月24日,一家险资机构权益投资相关负责人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长期来看,股票市场依旧有投资机会。
上海证券报记者从多家险资机构获悉,虽然市场有所回调,但他们对后市依然乐观。有机构认为,股票市场“春季躁动”行情有望提前演绎,市场或将进入下一轮上涨阶段。
市场基本面变化不大
“近期市场调整主要是外围市场波动的映射,包括美联储降息预期摇摆,以及对美股AI泡沫的担忧。”上海一家大型险资机构权益投资相关负责人告诉上海证券报记者,从市场维度来看,近期市场调整主要来自资金、技术、情绪和预期的变化,基本面因素变化不大。
证券时报
深耕养老金融新赛道 中信银行“幸福+”品牌全面升级
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基本国情,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在此背景下,发展养老金融不仅是国家战略的重要部署,更是金融机构践行人民性、赋能美好生活的必然使命。
11月21日,由中信银行主办、新华网(603888)承办的第三届“信·新”品牌高质量发展论坛在北京举办。其间,中信银行正式宣布对“幸福+”养老金融服务体系焕新再升级,以更懂客户的养老账本、更前瞻的投教工具和更专业的队伍服务,积极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养老保障体系,为我国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A+H”上市升温 助力中国品牌升格“全球范
近日,海澜之家(600398)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冲刺“A+H”。截至11月24日,今年实现“A+H”上市的公司数量达到16家,超过140家A股公司提出赴港上市或分拆子公司赴港上市计划。
南开大学金融发展研究院院长田利辉表示,A股公司赴港上市是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生动实践。A股公司加速海外布局,拓宽融资渠道,助力企业从“中国品牌”向“全球品牌”跃升,这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港股也有望从“估值洼地”升级为中国资产国际化平台,吸引全球资金配置核心资产。
参与认购创投基金 龙旗科技子公司布局具身智能
11月24日晚间,龙旗科技(603341)公告称,全资子公司龙旗智能拟作为有限合伙人,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3000万元,参与认购上海瓴智新创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的基金份额,占认缴出资总额的23.08%。该合伙企业主要对具身智能产业链相关的创新企业进行直接或间接的股权投资。
公告显示,为了借助专业投资机构的资源及投资经验,储备更多优质标的,进一步提升公司竞争实力,龙旗智能参与认购合伙企业的基金份额。
锚定7万亿目标 体育产业构建消费增长新动能
11月21日晚,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在粤港澳大湾区璀璨的夜色中落下帷幕。这场跨越粤港澳三地举办,为期12天的体育盛会,不仅展现了中国运动健儿的蓬勃生机,更以体育为纽带,推动大湾区协同发展。
据统计,截至11月16日,本届全运会市场开发收入(包括赞助、捐赠、特许经营、门票)达到18.4亿元,广州和深圳共接待游客总量1804.9万人次,旅游消费金额分别同比增长15.33%和24.48%,展现赛事活动对文旅消费的强劲拉动。
本届全运会设竞技比赛项目34个大项419个小项、群众赛事活动23个大项166个小项,共计吸引14252名专业运动员和约1.1万名健身爱好者的参与,真正将体育赛事延伸到民间,绘就一幅“全民全运”的生动画卷。
证券日报
直击第二十三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 自主品牌站C位 产业链加速融合
“人流量完全超出我们的预期,销售顾问已经全员上阵,但还是有点应接不暇。”11月21日至11月30日,第二十三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以下简称“广州车展”)在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展馆举办,有合资品牌展台负责人对《证券日报》记者感叹道。
据了解,本届展会以“新科技 新生活”为核心主题,总规模达22万平方米,现场汇聚1085辆展车,其中全球首发新车93辆,新能源展车629辆。身处现场,记者感受到巨大的观展热情,展馆入口处排起长龙,各大品牌展台都围满了观众。行业竞争格局得以显现,自主品牌强势占据C位,外资品牌加速推进本土化战略,产业链上下游加速协同融合。
概念车联袂亮相 核心车型焕新上市 奔驰交出“油电并进”高分答卷
第二十三届广州国际汽车展览会(以下简称“广州车展”)已火热开幕,梅赛德斯-奔驰以“油电同质、油电同智”为主题,通过强大产品阵容与多元化品牌体验,带来创新与经典辉映的豪华盛宴。
概念车诠释性能与美学未来风向
中国首秀的梅赛德斯-AMG GT XX概念车,基于AMG.EA平台打造。其搭载3部轴向磁通电机,峰值功率超1000千瓦(约1360马力),高性能电池能量密度达300瓦时/千克。首创带可变叶片空气动力学轮毂,和车辆底部的特殊设计,带来0.19的风阻系数。2026年,轴向磁通电机与高性能电池技术,将随AMG.EA高性能架构率先量产。
政策技术多重支持 低空经济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11月21日至23日,2025中国(江西)航空产业大会(以下简称“大会”)在景德镇举办。大会预计,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2030年有望突破2万亿元,产业发展呈现强劲增长态势。
低空融合发展创新实验室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已达到6702.5亿元。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创始院长朱克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6702.5亿元到1.5万亿元,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实现高速增长,背后是政策、技术、投融资等多方面的同频共振。
ETF强势“吸金” 上周超千亿元资金借道入场
近日,尽管市场情绪趋于谨慎,但ETF市场却迎来资金踊跃进场。
数据显示,11月14日至11月21日,全市场ETF净流入额超1000亿元,其中多只宽基ETF强势“吸金”,成为资金逆市配置的核心标的。这种“市场调、资金进”的反差,折射出投资者对A股中长期价值的认可。
资金借道ETF逆市布局
11月14日,上证指数跌破4000点,截至11月24日收盘,报3836.77点。与之形成对比的是,11月14日至11月21日期间,全市场ETF合计净流入额达1045.48亿元,其中宽基ETF贡献355.33亿元,南方中证500ETF、易方达创业板ETF、华泰柏瑞沪深300ETF等净流入额均超50亿元。具体到11月21日,华泰柏瑞沪深300ETF、南方中证500ETF、易方达创业板ETF等头部宽基产品表现尤为突出,单日净流入额居前,均超2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