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超額收益賽道收窄 新能源基金紮堆“突圍”
2021年新能源賽道大放異彩,新能源基金凈值“節節高”,其中不乏凈值上漲100%的“翻倍基”。在“雙碳”目標指引下,公募始終保持對新能源相關主題的關註度。有基金經理直言,新能源車龍頭公司投資性價比優勢已不顯著,接下來要在光伏、鋰電池等細分領域、特色公司中尋找超額收益。
政策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 房企融資勢頭向好
12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支持商品房市場更好滿足購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業健康發展和良性循環。”同日,中國人民銀行宣佈,將於12月15日降準0.5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約1.2萬億元。12月7日盤面上,A股房企和港股房企股價表現強勢。
擴充“彈藥庫” 百億私募大佬密集發新品
近日,千億私募景林資產旗下新產品啟動發行備受市場關註,繼景林之後,星石投資江暉、源樂晟曾曉潔、盤京投資莊濤等百億私募大佬也將在今年末至明年初密集發行新產品。
萬安科技強化汽車零部件輕量化業務
萬安科技(002590)12月7日晚公告,擬定增募資不超3.88億元,用於新增年產20萬套汽車底盤鋁合金輕量化等項目。萬安科技表示,募投項目的實施將有效提升公司鋁合金汽車底盤副車架產品的生產能力,滿足日益增長的訂單需求,進一步提高市場占有率和品牌影響力。
上海證券報
*ST實達簽重整投資協議大數據公司有望入主
在股價連續8個漲停板後,*ST實達(600734)於12月7日晚間披露瞭重整事項的最新進展:公司與重整投資人簽署重整投資協議,確定福建省大數據有限公司(下稱“大數據公司”)為公司的產業投資人,衢州東昆科技服務中心(有限合夥)等為公司的11名財務投資人。重整完成後,大數據公司將成為上市公司的控股股東。
為實控人違規擔保華脈科技遭上交所譴責
2017年6月上市,2018年12月給實控人違規擔保――華脈科技(603042)這一“大膽”操作,最終遭到瞭監管機構的公開譴責。華脈科技的問題不止於此。在信息披露方面,公司計算營收和利潤時,對2018年年報和其他定期報告(一季報、半年報、三季報,下同)采取瞭不同的確認方法,導致其他定期報告數據不準確;在經營狀況方面,公司上市至今的3個完整會計年度累計歸母凈利潤為負;在融資發展方面,公司3.4億元的IPO募資凈額尚有1.59億元剩餘並補充流動資金,在此基礎上,今年7月又定增募資2.45億元。
投資者持續加碼中概互聯網ETF
今年以來,投資者借助ETF基金,不斷抄底互聯網板塊。據統計,1月至今,易方達中概互聯網ETF每個月都獲得凈申購,合計凈申購份額超200億份。從持倉看,截至三季度末,易方達中概互聯網ETF前十大重倉股分別為騰訊控股、阿裡巴巴、美團、京東、拼多多、小米集團、百度、網易、攜程、快手,這10傢公司的持倉市值占基金凈值比例高達87.17%。
上柴股份藍青松:雙輪驅動“跑”出新姿態
12月6日,隨著有關更名的議案獲得股東大會高票通過,老牌國企上海柴油機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上柴股份(600841)”)行將換上“新裝”,更名為“上海新動力汽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新動力”既是上柴股份的傳承和發揚,又寓意為客戶提供前行、發展的新動力;“汽車”體現瞭公司整車業務的概念;“科技”展示瞭公司主動轉型,在“雙碳”戰略引領下向科技公司進軍的勇氣與決心。
證券時報
京運通獲36億元矽片大單 合同金額接近前三季度營收
12月7日晚,京運通(601908)發佈公告,其全資子公司無錫京運通與買方簽訂瞭《矽片采購框架合同》,買方擬於2022年內向無錫京運通采購6億片單晶矽片,預計銷售金額36億元。同日,京運通還披露擬投資建設樂山二期22GW高效單晶矽棒、切片項目,總投資約為55億元。
滬市多傢房企啟動供應鏈ABS發行
近期,多傢房企在滬市啟動供應鏈ABS發行,記者發現,融資主體中包括一批優質民營企業。多位業內人士在采訪中表示,當前經濟面、流動性和債券市場的運行都為解決房企融資問題創造瞭良好條件,總體而言,房企在交易所債券市場的融資渠道暢通有序。市場機構人士同時指出,今年以來供應鏈產品成為民營房企融資的一大特點,發揮瞭重要輸血功能。
漲幅近6倍牛股突遭利空 *ST澄星被立案調查
*ST澄星(600078)12月7日晚間公告,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值得關註的是,*ST澄星控股股東澄星集團也收到中國證監會的《立案告知書》。12月7日下午,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致電公司董事長、董秘江永康進行采訪,對方建議記者致電董秘辦瞭解相關情況,不過董秘辦電話遲遲無人接聽。
牧原股份: 子公司逾期商票已全部兌付
12月6日,牧原股份(002714)旗下企業商票逾期的消息引發市場各方高度關註,更意外的是逾期規模僅千萬級別。進一步來看,截至2021年11月30日,牧原股份尚有9傢子公司存在逾期未支付商業承兌匯票合計1707.27萬元;截至2021年12月6日,公司9傢子公司尚存逾期未支付商業承兌匯票合計755.98萬元。
證券日報
真視通“公章失控”背後隱藏著什麼戲碼
關註函遲遲未回復,公司上下諱莫如深,真視通(002771)究竟藏瞭什麼“雷”?截至12月7日《證券日報》記者發稿,真視通仍未就深交所11月26日下發的關註函做出具體回應,而是將回復日期延長到瞭12月10日。
再度降準預期仍存 明年10年期國債收益率或觸及2.7%以下
12月6日,央行宣佈,決定於12月15日下調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不含已執行5%存款準備金率的金融機構)。本次下調後,金融機構加權平均存款準備金率為8.4%。此次降準共計釋放長期資金約1.2萬億元。
年內上市公司斥資61億元買私募 股權類基金占比超六成
上市公司認購私募基金的熱情與日俱增。《證券日報》記者對私募排排網最新數據統計後發現,今年以來,有25傢上市公司合計認購逾21億元證券類私募基金,有50傢上市公司合計認購近40億元股權類私募基金,股權類基金完勝證券類基金。
7天內多傢民營房企發佈融資計劃 多筆地產ABS融資將啟動發行
隨著近期融資環境有所放松,多筆供應鏈ABS融資計劃獲準發行,優質民營房企有望率先享受“紅利”。12月6日,龍光集團宣佈將於近期啟動CMBS、供應鏈ABS等資產支持類證券化產品的發行工作;12月5日,碧桂園官微披露,擬於近期向交易所申請發行供應鏈ABS產品;同日,金地集團(600383)“長城證券(002939)-金地集團2021年一期2號資產支持專項計劃”獲準發行,擬於2022年初上市。進入12月以來,7天內便有多傢民營房企釋放融資計劃。
人民日報
廣西以改革系統集成 激發產業振興新動能
近年來,廣西圍繞產業振興,把著力點放到加強改革系統集成、協同高效上來,在優化營商環境、企業改革、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有針對性地推動有關專項改革成果集成落地,促進改革舉措有機銜接、資源要素優化配置,實現政策協同、措施協同、效果協同,激發產業發展動力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