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证券报纸及人民日报头版内容精华摘要(03月11日)
導語: 11日四大證券報紙內容精華摘要有:改革激發新活力創業板“喜報”頻傳;碳中和是歷史級別投資機遇;“三好”齊現 基金自購做時間的;A股反彈 資金佈局業績高增長企業。

  中國證券報

  私募巨頭高毅又有知名基金經理加盟!“公奔私”浪潮又起,頭部私募轉向“平臺化”運作

  基金業協會網站顯示,原博時基金基金經理葛晨近日加盟高毅資產,千億巨頭再添醫藥強將。2022年開年以來,基金行業就有包括董承非、崔瑩、葛晨在內的多位知名基金經理離職,掀起新一輪“公奔私”浪潮。隨著不少知名基金經理的變動,越來越多的頭部私募正在向平臺化私募轉型。

  完善法治從嚴監管持續優化資本市場生態

  在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證監會副主席王建軍在參加廣東團小組審議時說,建議最高人民法院出臺司法解釋,將資金池業務、非法集資活動等私募基金典型違法行為納入背信運用受托財產罪和非法集資罪。

  又有一批公司放大招包括3600億元市值大白馬 凈利最多增近7倍

  截至發稿,今天盤後已有近30傢公司披露月度經營數據,並有不少公司直接放出瞭一季度業績預告。具體來看,有三傢千億元市值以上的大白馬公司在今晚披露瞭月度經營數據,分別是3600億元市值的中國中免(601888),2300億元市值的伊利股份(600887)以及1500億元市值的北方華創(002371)。

  專訪全國人大代表、北京證監局局長賈文勤:建立“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推動轄區更多企業在北交所“安傢落戶”

  推進全面註冊制改革,持續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更好防范化解市場風險是2022年資本市場改革的重點。記者就此專訪瞭全國人大代表、北京證監局局長賈文勤。賈文勤表示,北京證監局將繼續貫徹落實證監會關於註冊制改革的決策部署,為全市場註冊制做好各項準備。同時,將服務轄區創新型中小企業發展壯大作為重要使命,致力於建立健全“全生命周期”的資本市場監管服務體系,推動轄區更多符合條件的企業在北交所“安傢落戶”。北京證監局將繼續把強監管、穩增長、防風險放到突出位置,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上海證券報

  A股反彈 資金佈局業績高增長企業

  隨著地緣局勢的變化,市場恐慌情緒有所緩解,全球股市迎來反彈。A股三大指數3月10日紛紛放量上漲,截至當日收盤,上證綜指上漲1.22%,深證成指上漲2.18%,創業板指上漲2.67%。港股同步反彈,恒指收漲1.27%,恒生科技指數上漲0.97%。

  利好來襲!四大行集體劇透今年開局,霸氣美的“245億+50億”回購

  罕見!四大行集體提前“劇透”今年前兩月的經營情況。3月10日晚間,工商銀行、建設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4傢國有大行發佈公告,表明業務經營穩中有進,實現良好開局。

  改革激發新活力創業板“喜報”頻傳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3月9日,創業板1113傢公司中已有764傢披露2021年業績預告或快報,平均每傢實現凈利潤1.39億元至1.8億元,同比增長50.11%至93.84%。在已披露業績預告的創業板公司中,近八成公司預計盈利,超六成公司預計實現凈利潤增長,體現出較好的成長性和盈利能力。

  建立健全規則馴服脫韁的“數據野馬”

  數據被稱為數字經濟時代的“石油”,海量數據(603138)的獲取和利用需要遵循一套完備的規則,否則便會成為“脫韁的野馬”。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要完善數字經濟治理,釋放數據要素潛力。建立規則、邊界、底線是馴服脫韁的“數據野馬”的要義。如何促進數據市場高效流通?如何科學合理推進數據要素市場治理?如何兼顧數據要素價值和數據安全保護?今年全國兩會,代表委員圍繞這一熱點問題提出不少真知灼見。

  證券時報

  能源漲勢熄火煤價回撤保供政策發力黑色系迎淡季

  在短期受外圍能源價格攀升影響後,國內煤炭市場先於國際原油價格回撤。3月10日早間,國內期貨市場上動力煤主力合約一度跌近6%,而近3個交易日來,該合約累計最大跌幅已近16%。同時,下遊鋼市也出現回調跡象。

  寬幅震蕩行情接連考驗指數雪球銷售平穩未現集中敲入

  近日,A股市場接連寬幅震蕩,“網紅”雪球結構產品是否發生集中敲入頗受投資者關註。記者采訪多傢券商衍生品部門及營業部獲悉,近期雪球結構產品的銷售情況正常,零售端的指數雪球沒有出現集中敲入現象。業內人士認為,雪球結構產品存在一定風險,但不宜對其進行妖魔化。

  碳中和是歷史級別投資機遇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基調是‘穩’,對於資本市場而言,意味著繼續平穩發展,穩定的資本市場環境和穩定的預期,會進一步穩定創投行業的投資預期。” 基石資本董事長張維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們一年要接觸上千傢企業,投資數量達50多個,而在投資實踐中,我們看到隻要資本市場開一個小口子,就解決瞭企業傢的大難題,也意味著為下一個華為種下瞭一顆小種子。”

  “三好”齊現 基金自購做時間的朋友

  近期非理性情緒帶來的股票市場調整,已讓基金公司看到瞭“好行業、好公司、好價格”三點共存的吸引力。永贏基金、萬傢基金、安信基金、寶盈基金等一批基金公司針對旗下產品開展自購,一些基金經理也自掏腰包,並承諾持有較長的期限,向市場傳遞出信心和責任擔當。

  證券日報

  多方獻策勾勒“雙碳”達成路徑 金融機構可四維度滿足綠色融資需求

  繼2021年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對“雙碳”提出一系列清晰、務實的部署,政策路線更加明晰。實現“雙碳”目標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變革,事關經濟、社會、自然等諸多領域,“抓緊深化‘雙碳’重大問題研究,形成可操作的政策舉措”成為2022年重點工作。

  第三傢金融法院呼之欲出加強審判防止金融“脫實向虛”

  3月10日,在最高人民法院舉辦2022年全國兩會《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解讀系列全媒體直播訪談活動中,最高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副部級專職委員劉貴祥表示,今年2月底,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關於設立成渝金融法院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標志著繼上海金融法院和北京金融法院設立後,全國第三傢專門的金融法院呼之欲出。

  公募REITs平均漲幅超20% 底層資產現金流穩定是“硬道理”

  自2021年6月21日算起,首批九單基礎設施公募REITs已經成功上市將滿九個月。隨著相關支持政策不斷推進,作為我國資本市場和公募基金行業的重大創新產品,投資者對公募REITs產品的認知度大幅提升。進入2022年,公募REITs二級市場交易熱度持續攀升,已經成為當前證券市場投資者重點關註的資產配置產品。全國人大代表、邁科集團董事局主席何金碧在全國兩會期間表示,建議將公募REITs的底層資產范圍擴展至商業不動產領域,從而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券商間並購整合提速優勢互補型將占主流

  近年來,在監管層提出鼓勵通過市場化並購重組等舉措打造航母券商的背景下,證券業並購整合提速。從中金公司(601995)並購中投證券、中信證券收購廣州證券,到天風證券(601162)與恒泰證券的橫向聯合,券商並購重組成功案例不斷湧現。不少業內人士認為,券業第五次合並整合已經拉開帷幕。

  人民日報

  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正在崛起的國際美好現代化航空新城

  2022年,鄭州航空港實驗區堅持走好“樞紐+物流+消費+制造”之路,緊抓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以“集中簽約一批、開工一批、投產一批”重大項目搶增量,以“萬人助萬企”擴存量,全面開展“工作有標桿、落實有標準、突破有標志”活動,向改革要動力、以創新增動力、聚人才添動力、擴開放強動力,提升國際化,在現代化河南建設中走在前、挑大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