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证券报纸及人民日报头版内容精华摘要(03月14日)
導語: 14日四大證券報紙內容精華摘要有:70多傢公司報喜前2個月業績穩信心;汽車軟件龍頭成焦點 兩周超800傢機構調研;上市公司密集回購增持傳遞積極信號。

  中國證券報

  百強房企砸16億參與阿根廷鹽湖提鋰項目,三名獨董集體棄權!剛剛,交易所問詢函來瞭

  3月13日,宋都股份(600077)收到上交所問詢函,要求補充披露子公司墊資16億元參與投資阿根廷鹽湖提鋰項目的決策過程及商業合理性等詳情。

  北向資金大減倉超360億元!減倉“寧王”近50億元,逆市加倉1900億市值光伏龍頭超14億元

  在市場下跌的情況下,數據顯示,本周北向資金累計凈流出363.20億元,為北向資金單周凈流出金額歷史第三高,其中滬股通資金凈流出179.79億元,深股通資金凈流出183.41億元。本周北向資金對655隻股票的持股數增加,對965隻股票進行瞭減倉,其中對陽光電源(300274)加倉金額最大,對寧德時代(300750)減倉金額最大。

  今年最賺錢新股誕生!聚酯薄膜龍頭+小分子創新藥企,明日打新

  本周一,發行價達189.50元/股的華秦科技在科創板上市。上市首日,華秦科技漲37.2%,中一簽可賺3.52萬元。截至目前,華秦科技是今年以來最貴的新股,也是最賺錢的新股。

  耗資284.7億元!中原銀行吸收合並三傢銀行新進展,資產規模將一舉超萬億

  日前,洛陽銀行、平頂山銀行、焦作中旅銀行發佈關於吸收合並事項通知債權人的公告稱,已召開股東大會審議通過瞭本次吸收合並的有關事項。本次吸收合並尚需取得相關監管機構的核準。根據中原銀行此前發佈的公告,該行已有條件同意以總對價約284.7億元收購售股股東於目標銀行持有的所有股份。

  上海證券報

  基金業熱議政府工作報告 穩增長和高質量成長是重要投資主線

  基金經理普遍表示,全年GDP增速5.5%左右的目標彰顯瞭中央層面對經濟增長的信心,穩增長將是今年資本市場重要的投資主線。而隨著市場信心的凝聚,成長領域中引領產業變革和技術升級的優秀公司將成為長期驅動力,推動資本市場穩中向好。

  中上協:持續助力上市公司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堅持共商共建共享,鞏固互聯互通合作基礎,穩步拓展合作新領域。推進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

  新冠抗原檢測產品獲批上市 多傢公司積極備戰保供

  上周末,一個新的抗疫“利器”迅速圈粉。與此同時,5傢公司接連公告產品已率先獲批上市,線上線下(300959)各大藥店爭先恐後求合作加速產品上架,還有一批公司正在加快研發註冊相關產品,希望為戰“疫”貢獻自己的硬核力量。在疫情防控形勢復雜嚴峻的情況下,資本市場上的抗疫“先鋒”再次沖上一線,拉緊疫情防控“安全網”。

  70多傢公司報喜前2個月業績穩信心

  貴州茅臺(600519)3月8日披露瞭2022年1月至2月的主要經營數據,這是貴州茅臺上市以來第一次公佈前2個月經營數據。此後不到一周時間,共有77傢A股公司披露瞭歷史上首份前2個月經營數據,為歷史罕見。

  證券時報

  看好A股中長期走勢 多隻基金放開申購限制 

  盡管近期滬深股市迎來調整,但已有多隻基金選擇在震蕩的市場環境下放開大額申購、大額轉換轉入業務金額限制。接受記者采訪的行業人士分析,在此時點放開申購是相信中國股市具備較好的中長期配置價值。隨著短期和外部不確定性因素逐步落地,股市有望擺脫當前的弱勢格局,重新回到上行趨勢之中。

  11萬億規模縮水近八成 基金子公司待破局

  “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從首批基金子公司獲批成立,到第一傢基金子公司解散註銷,僅僅用瞭十年。而這,或許隻是一個開始。記者從業內瞭解到,業務停擺的基金子公司還有很多,後續還將有多傢基金子公司開啟註銷流程。曾經盛極一時的基金子行業如今卻展業困難,規模從11萬億縮水至2.3萬億;而曾經意氣風發的從業者,許多都選擇瞭轉身離開。

  汽車軟件龍頭成焦點 兩周超800傢機構調研

  低迷市場行情下,上周機構調研熱度亦持續回落,截至記者發稿,滬深兩市共計94傢公司披露瞭投資者關系活動記錄,環比減少近三成。盡管機構調研頻率下降,上周,仍有中科創達(300496)、容百科技、普洛藥業(000739)、埃斯頓(002747)、恒華科技(300365)等多傢公司收獲百傢以上機構調研。其中,汽車軟件龍頭中科創達更是連續兩周成為接待機構數量最多的公司。3月8日,睿遠基金、紅杉資本、摩根大通,以及重倉瞭該公司的嘉實基金等合計342傢機構調研瞭中科創達。而在此前一周的3月4日,公司接待機構數量超過500傢。

  特斯拉收購眾泰汽車?最新回應來瞭!特斯拉副總裁陶琳:赤裸裸的假消息

  3月13日,一份蓋有特斯拉(上海)有限公司公章的文件截圖在互聯網上瘋傳。文件內容顯示,特斯拉正在走收購眾泰汽車的流程和手續。對此,特斯拉對外事務副總裁陶琳通過其個人微博辟謠,稱這是“赤裸裸的假消息”。

  證券日報

  北交所開市120天: 88傢上市公司總市值達2106億元 85傢去年實現盈利

  3月14日,北京證券交易所(以下簡稱“北交所”)開市120天。北交所市場表現基本符合預期,截至3月13日,北交所上市公司數量為88傢,總市值達2106億元。其中,86傢北交所上市公司披露2021年度業績快報,85傢公司實現盈利,盈利面達到99%。

  公募基金經理“奔私”現小高潮 私募業競爭加劇

  據資訊數據統計,截至3月13日,今年以來已有59起基金高管變更案例,涉及37傢公募基金公司。公募基金經理“奔私”似乎出現瞭小高潮。據中國基金業協會官網信息顯示,今年2月初離職的明星基金經理葛晨,近日擬正式加盟高毅資產,他也成為繼董承非等明星基金經理後,又一位“轉戰”私募的基金經理。

  108傢上市公司擬現金分紅總額超277億元 55傢已連續四年“真金白銀”回報投資者

  年報季也是分紅季。同花順(300033)iFinD數據顯示,截至3月13日,A股已有157傢公司發佈2021年年報,108傢計劃現金分紅,擬分紅合計277.31億元,其中20傢公司擬現金分紅總額占當年凈利潤比例超過50%。

  上市公司密集回購增持傳遞積極信號

  上市公司積極公佈“二月報”的同時,公司回購、股東增持動作也明顯加快。今年以來,上市公司披露回購股份的公告已有140多份,股東增持股份的公告更是多達240餘份,無不傳遞出積極信號。

  人民日報

  讓更多資金“活水”滋養小微市場主體(財經觀)

  央行最新發佈的《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2021年第四季度)》顯示,截至2021年末,普惠小微貸款餘額19.2萬億元,同比增長27.3%;支持小微經營主體4456萬戶,同比增長38%,貸款加權平均利率較上年下降0.22個百分點,小微企業融資繼續呈現“量增、面擴、價降”趨勢。與此同時,涉農貸款餘額43.21萬億元,同比增長10.9%。這些數據說明,金融扶小支農成效持續顯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