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證券報
萬科:未來三個月開展20億至25億元回購
3月30日晚,萬科發佈2021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528億元,同比增長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25億元,同比下降45.7%。同時,萬科披露,公司將在未來三個月內擇機開展20億至25億元的回購,2021年分紅比例擬由2020年的35%提升至50%,合計擬派發現金分紅112.8億元。
成立規模超去年同期 公募FOF迎發行小高潮
今年以來,在分散化配置需求升溫背景下,基金中基金(FOF)迎來瞭一波發行小高潮。目前全市場有近20隻FOF產品正在發行中,今年以來新成立的FOF規模達157億元,超過去年同期。
三部門發文規范網絡直播營利行為
3月30日,國傢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國傢稅務總局、國傢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佈《關於進一步規范網絡直播營利行為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的意見》(簡稱《意見》),明確將加強網絡直播營利行為規范性引導,鼓勵支持網絡直播依法合規經營,促進網絡直播行業發展中規范,規范中發展。《意見》強調,要依法查處偷逃稅等涉稅違法犯罪行為,對情節嚴重、性質惡劣、社會反映強烈的典型案件進行公開曝光。
人民銀行定調貨幣政策 結構性工具要積極做好加法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近日召開的2022年第一季度例會指出,加大穩健的貨幣政策實施力度。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要積極做好“加法”。更好滿足購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和良性循環。
上海證券報
大基金首次佈局半導體零部件 萬業企業參股公司獲增資
3月30日晚間,萬業企業(600641)披露,大基金二期、上海半導體裝備材料產業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簡稱“裝備材料基金”)擬向公司參股子公司浙江鐠芯分別增資3.5億元、0.4億元。這也是大基金首次佈局半導體零部件公司。本次增資後,公司仍為浙江鐠芯第一大股東持股29.63%,大基金二期持股17.284%。
四傢龍頭房企 250億融資獲批
3月30日,旭輝、碧桂園、龍湖、越秀等4傢地產龍頭企業共計250億元中期票據已獲交易商協會註冊通知書。同時,房地產板塊全天走出強勢。截至當日收盤,板塊內近30隻個股漲停。地產債也整體走好、多數收漲。
六大行年報解析:信貸投放力度更大 資產質量整體向好
2021年全年,工行、農行、中行、建行、交行、郵儲銀行(601658)分別實現歸屬母公司股東凈利潤3483.38億元、2411.83億元、2165.59億元、3025.13億元、875.81億元、761.70億元,分別同比增長10.3%、11.70%、12.28%、11.61%、11.89%、18.65%。各大行歸屬股東凈利潤均實現兩位數增長,增速較上年有較大提升。
喪失持續經營能力 *ST中新、*ST拉夏即將退市
3月30日晚間,*ST中新(603996)、*ST拉夏(603157)發佈2021年年報,也宣告其在A股的最終結局。兩傢公司均因觸發財務類退市指標,收到上交所發出的擬終止其股票上市的事先告知書和監管工作函。由此,*ST中新、*ST拉夏也成為2022年滬市首批觸及財務類退市指標的股票。
證券時報
剛剛!3傢A股公司齊拉退市警報 都是類似原因!已有退市股單日暴跌70% 風險有多大?附避險指南
3月30日晚間,*ST中新、*ST東電(000585)、*ST拉夏、*ST百花(600721)等多傢“被戴帽”的上市公司披露瞭2021年年報,其中,*ST中新、*ST東電、*ST拉夏三傢公司2021年公佈的財務仍不達標,公司披露瞭公司股票可能被終止上市的風險提示公告。
又一省會城市限購松綁!外地人無需社保證明即可買房 地產股掀漲停潮!未來放松限購城市數量或進一步增加
3月30日,記者致電福州市不動產交易中心,相關工作人員表示,3月18日已接到房管局通知,福州市限購政策有所調整,一方面是外地人無需社保或納稅證明即可在五城區(福州此前限購區域僅針對鼓樓、臺江、晉安、倉山、馬尾五區)買房,另一方面是長樂戶口可在五城區買兩套。
就在本周!深圳試點契約型基金商事登記,市場期待細則落地,三類股東問題或有突破
3月29日,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管局披露,經國傢發改委同意,深圳市即將成為全國首個組織開展契約型基金“實名”投資企業商事登記試點的城市。目前,深圳市地方金融監管局、深圳市市場監管局、深圳證監局等部門正在加快制定相關落地細則,並依托福田、南山、前海等風投創投集聚區,積極謀劃、擴大宣傳、強化引導,目前儲備瞭首批參與“實名登記”的契約型私募股權基金,試點“開閘”在即。
又一AR公司獲6000萬美元融資!加碼元宇宙,紅杉、高瓴、騰訊都來瞭
如今,元宇宙已經成為國內互聯網巨頭們的新戰場。近日,AR(增強現實)眼鏡制造商Nreal宣佈完成6000萬美元C+輪融資,由阿裡巴巴領投,眾多互聯網巨頭也在元宇宙世界裡“買買買”。
證券日報
中海油去年凈利703億元創歷史新高 回歸A股再提速
3月30日晚間,中海油披露的2021年業績顯示,全年實現油氣銷售收入2221億元,同比增長59.1%,凈利潤703億元,同比增長181.7%,每股基本盈利1.57元,達到歷史最好水平。公司堅持穩中求進的經營策略,將疫情防控常態化管理融入生產經營,抓住國際油價回升有利時機,聚焦主業,擴大優勢,儲量產量持續突破,油氣銷售收入大幅提升,全年凈利潤創歷史新高。
26傢上市券商亮出2021年成績單 9傢邁入凈利潤“百億元俱樂部”
隨著首批上市券商2021年年報的披露,業績輪廓已逐步顯現,行業繼續演繹“強者恒強”的競爭格局,已有9傢頭部券商邁入凈利潤“百億元俱樂部”。同時,部分中小券商已逐步打開局面,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
用煤“壓力山大” 多傢水泥企業2021年增收不增利
截至3月30日,已有海螺水泥(600585)、祁連山(600720)等16傢水泥企業發佈瞭2021年年度報告。根據數據統計,在已經發佈年度報告的水泥上市企業中,10傢企業去年的歸母凈利潤均出現瞭不同程度的下滑,7傢出現瞭增收不增利的情況。上述企業均在年報中表示,煤炭價格上漲對公司成本影響較大,從而影響業績同比下滑。
央行逆回購加碼護航流動性平穩跨季 業界預計4月份為降準重要窗口期
3月30日,中國人民銀行(下稱“央行”)公告稱,為維護季末流動性平穩,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15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這也是央行連續第四個工作日開展千億元級逆回購操作。
人民日報
山西建立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
近日,山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建立健全養老服務綜合監管制度促進養老服務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提出,要全方位加強養老服務綜合監管,推動養老服務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