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证券报纸及人民日报头版内容精华摘要(5月13日)
導語: 13日四大證券報紙內容精華摘要有:加強組合進攻性 私募機構增倉意願漸強;電子煙行業將迎來更艱難時刻;2021年以來29傢公司主動退市 三大原因引發港股私有化

  中國證券報

  加強組合進攻性 私募機構增倉意願漸強

  日前,多傢股票私募機構開啟增倉步伐。與4月相比,部分機構已將倉位水平進一步提升。有私募人士建議,當前可加強組合進攻性,佈局各細分行業的優秀龍頭企業。老牌私募淡水泉投資發佈最新投資策略與觀點。該機構表示,當前組合構建的整體思路是,在中國經濟下半年企穩回升的情景下,佈局各細分行業的優秀龍頭企業,加強組合進攻性。

  時隔三年,香港金管局再次出手捍衛匯率

  時隔三年,香港金融管理局再度入市,捍衛聯系匯率制度。據新華社、央視新聞報道,香港金管局分別在5月12日凌晨及下午買入15.86億港元、約40億港元。自5月9日美國交易時段以來,美元兌港元匯率多次觸及7.85港元的“紅線”,即弱方兌換保證水平。分析人士稱,香港於1983年10月17日起實行聯系匯率制度,香港金管局提供兌換保證。此舉是為瞭捍衛聯系匯率制度。

  震蕩市“閑錢理財王”!今年以來發行量是去年同期4倍多

  在今年波動的市場環境下,中短債基金表現出抗跌的特色,絕大多數獲得正收益。註意到投資者對中短債基金的認可,基金公司也順勢新發或持有中短債基金,今年以來新發的短債基金數量是去年同期的4倍多。

  有基金經理表示,目前較為寬松的貨幣環境支持融資成本維持在相對合理的水平,利率曲線短端在足夠利差保護下,短債基金仍有較高投資價值。但也有基金經理指出,資金利率繼續走低空間有限,短期操作會相對謹慎。

  上海物流運輸企業 力保復工復產有序推進

  上海快遞物流業的運行效率正在逐步恢復。上海市郵政管理局公佈的21傢復工復產“白名單”快遞企業中,已有16傢分撥處理中心恢復運營,5傢分撥處理中心也擬於近期投入運營。目前,行業攬收和投遞業務量日均值均已達到100多萬單,恢復到常態水平的1/6。同時,海運、港口、城市交通等運輸企業也多措並舉,合力共促抗疫工作和復工復產有序推進。

  上海證券報

  超百億元資金湧向港股市場 公募基金盯上“便宜貨”

  近日,南向資金大舉湧向港股市場。據統計,5月以來,南向資金合計凈流入超百億元人民幣,同時,多隻港股科技、互聯網相關ETF份額出現大幅增長。從個股來看,能源、醫藥、互聯網等板塊的龍頭股成為內資“掃貨”的標的。

  據統計,多位明星基金經理在今年一季度大幅加倉瞭港股。中庚基金副總經理丘棟榮表示,經過一段時間的大幅下跌,港股整體估值已呈現系統性低估,這為低估值策略和價值投資者創造瞭絕佳的投資機會。

  平均每天有1.5個外資大項目落地 前4個月我國實際使用外資同比增長20.5%

  我國吸引外資再次交出亮眼成績單。今年1至4月,全國非金融類實際使用外資金額達到4786.1億元,同比增長20.5%;折合744.7億美元,同比增長26.1%。

  “今年前4個月,我國新增合同外資1億美元以上大項目185個,相當於平均每天有1.5個外資大項目落地。”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12日在例行新聞發佈會上表示。

  2021年以來29傢公司主動退市 三大原因引發港股私有化

  2021年以來,港股市場已有29傢上市公司完成私有化。另據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還有5傢港股公司正在推進私有化進程。疊加近年來“回A”的吸引力,港股公司私有化退市浪潮料將持續。記者進一步梳理發現,這些公司主動離場的原因有三類:股價未能反映公司實際資產價值;股票長期成交低迷,缺乏融資能力;大股東或者公司自身有業務整合需求。

  超百億資金南下抄底,這些標的被重點關註

  近日,港股迎來內資的大舉抄底。據統計,5月以來南向資金合計凈流入超百億元人民幣;同時,多隻港股科技、互聯網相關ETF份額出現大幅增長。從個股來看,能源、醫藥、互聯網等板塊的龍頭股成為內資“掃貨”的標的。

  證券時報

  電子煙行業將迎來更艱難時刻

  國內兩個城市,惠州和廈門,已經開始測試全國統一電子煙交易管理平臺,未來國內電子煙批發都要通過這個統一平臺進行。強監管將使得電子煙迎來更艱難時刻,帶著鐐銬的舞蹈一定不會輕松。進入電子煙各個領域都需要主管部門許可,為瞭強制許可制度順利實施,政府配套瞭諸多措施。

  抓緊謀劃推出增量政策工具 加強相機調控

  韓文秀介紹,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實力增長明顯,2021年我國GDP達到114萬億元,占全球經濟比重達18%以上,人均GDP達1.25萬美元,接近高收入國傢門檻。但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和烏克蘭危機導致的風險挑戰,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對此,必須科學精準有效防控疫情,為經濟社會正常運行創造根本前提。力爭在上半年落實已經確定的政策,積極幫扶受疫情嚴重沖擊的行業、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抓緊謀劃和推出增量政策工具,加強相機調控。全面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發揮有效投資的關鍵作用,發揮消費對經濟循環的牽引帶動作用。

  逆市佈局悄然行進 券商資管公募年內增近600億份

  數據顯示,在整體管理規模縮水的情況下,截至5月12日,有數據可統計的11傢券商資管的公募產品總份額今年以來反而累計增加瞭596.5億份,投資者逆市佈局有跡可循。與此同時,券商資管今年共新發66隻公募產品,相比去年同期的40隻增長65%。

  多地執行胰島素集采結果 上市公司加快推動新品研發

  5月10日,陜西省醫保局發佈瞭《關於做好國傢組織第六批藥品(胰島素專項)集中采購和使用工作的通知》,明確全省參加國傢組織藥品(胰島素專項)集中帶量采購的公立醫療機構(含軍隊醫療機構)、醫保定點社會辦醫療機構,自5月30日起全面執行胰島素專項集中帶量采購中選結果。

  證券日報

  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添動力 上市公司研發積極性“見漲”

  2022年組合式稅費支持政策實施4個多月,成效如何?國傢稅務總局最新發佈的數據顯示,2022年4月1日至5月10日,全國已有9138億元留抵退稅款退至納稅人賬戶上,加上今年一季度繼續實施此前出臺的留抵退稅老政策退稅1233億元,今年1月1日至5月10日,共有10371億元退稅款退到納稅人賬戶,助企紓困的政策效應已經開始顯現。

  上市銀行發行可轉債熱度持續 專傢稱年內發行規模或大幅上升

  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傢明明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可轉債作為再融資手段,具有發行便利、審核透明、機構投資者接受度高等特點。考慮到A股市場上市銀行多數“破凈”的客觀情況,可轉債發行便利這一因素的吸引力明顯放大,在過去兩年多時間裡銀行股走勢總體承壓的背景下,可轉債成為不少銀行主要考慮的融資手段。預計今年上市銀行可轉債預案會進一步增長。

  公募FOF規模近三個月原地踏步 年內僅有6隻實現正收益

  收益率介於股票型基金和債券型基金之間的公募FOF,今年以來並未實現穩健收益率。近三個月內,公募FOF整體管理規模維持原地踏步狀態。數據統計顯示,今年以來,全市場僅有6隻公募FOF實現正收益,最高收益率僅為0.25%。其中,有三隻產品收益率還不到0.1%;有26隻產品年內收益率更是低於-20%;首尾相差超過瞭26%。

  一季度33傢壽險公司凈賺近555億元 “老七傢”占比高達87%

  一季度壽險公司凈利潤“幾傢歡喜幾傢愁”。截至5月12日,記者梳理顯示,除華夏人壽、天安人壽、上海人壽等壽險公司之外,已有75傢壽險公司披露瞭償付能力報告。75傢公司合計凈利為454.59億元。其中,33傢盈利,合計凈利為554.56億元;42傢虧損,合計虧損為99.97億元。

  人民日報

  “十四五”時期 全國40個重點城市初步計劃新增保障性租賃住房650萬套(間) 讓更多新市民和青年人安居樂業(民生視線)

  近年來,我國加快完善以公租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和共有產權住房為主體的住房保障體系。與公租房主要面向城鎮的住房、收入“雙困難”傢庭供應不同,保障性租賃住房主要面向符合條件的新市民、青年人等群體,一般不設收入門檻。同時,堅持小戶型、低租金,以建築面積不超過70平方米的小戶型為主,租金低於同地段同品質市場租賃住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