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8月19日)
导语: 19日四大证券报纸内容精华摘要有:佳作频出 暑期档票房突破百亿元;债市投资“事倍功半” “跷跷板”效应仅为表象;舌尖上的效率革命 食品消费业“智造”进行时。

  中国证券报

  A股市场情绪提升 更多增量资金可期

  近期,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险资金、外资等多路增量资金积极入场,资金从银行存款向权益市场迁移的“存款搬家”迹象明显,上市公司回购资金增多。市场人士预期,随着政策面、基本面持续向好,投资情绪回暖以及风险收益比改善,股票配置的性价比持续提升,更多资金有望流向A股市场。

  资金积极入场

  居民“存款搬家”,公募基金、私募基金、保险资金、外资等专业机构投资者加仓,上市公司积极回购等,均是近期A股市场增量资金的重要来源。

  佳作频出 暑期档票房突破百亿元

  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8月18日15时,2025年电影暑期档(6月1日至8月31日)总票房(含预售)已突破100亿元。《南京照相馆》《浪浪山小妖怪》《长安的荔枝》《侏罗纪世界:重生》《罗小黑战记2》暂列暑期档票房前五名。

  业内人士认为,从整体票房走势看,今年电影暑期档后劲十足,截至8月18日,单日大盘票房已连续31天破亿元。目前距暑期档结束尚有十余天,档期总票房有望超越去年,为全年票房冲击500亿元目标打下基础。

  国产片领跑暑期档

  A股半年报业绩分化: 超六成公司净利增长 头部企业表现亮眼

  A股半年报加速披露。数据显示,截至8月18日17时,A股共有531家上市公司对外披露2025年半年报,353家实现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约为66.48%。不少头部上市公司业绩表现不俗。以建投能源(000600)、华发股份(600325)为代表的部分上市公司半年报业绩超预期。从分红角度看,已发布半年报的上市公司中,101家上市公司对外发布现金分红方案。

  头部公司业绩表现不俗

  中国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上述已披露2025年半年报的531家上市公司,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10%的有301家,超过30%的有197家,超过100%的有87家。智明达、容知日新、仕佳光子、臻镭科技等公司202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1000%。

  A股上行行情延续 券商板块迎多方利好共振

  1.53倍

  从估值水平来看,目前券商指数PB为1.53倍,估值水平回升至近十年的中位数附近。

  “今年以来,A股市场积极向好。作为市场重要风向标,券商股此前披露的中期业绩也纷纷报喜。”投资者李超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基于看好券商板块后市行情,7月中旬其买入了某头部券商A股股票,虽然涨幅不及部分中小券商,但截至8月18日收盘,该股也收获近10%的涨幅。

  上海证券报

  聚焦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 金融支持不断加力

  今年前7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广义货币(M2)、人民币贷款等金融总量稳步增长,为实体经济运行营造了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7月30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货币政策要保持流动性充裕,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行。用好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

  近期,各地金融管理部门围绕地方经济与产业特点出台针对性举措,金融机构依托自身资源禀赋强化服务能力,共同落实落细稳经济各项存量与增量政策。

  债市投资“事倍功半” “跷跷板”效应仅为表象

  30年期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日K线  近期,在权益市场持续走强的背景下,债券市场显著承压。8月18日,国债期货、现券齐跌,长端收益率上行幅度尤为明显。

  业内人士表示,债市票息回报难以抵御波动,投资信心减弱。宏观边际变化、配置资金缺位及央行再提“防空转”等因素叠加,令债市呈现低回报、高波动特征。短期流动性虽有支撑,但总量宽松窗口或将推迟。

  国海证券电新首席分析师李航:“反内卷”推动锂电行业向好 龙头企业业绩已现改善

  近日,国海证券电新研究团队首席分析师李航主讲上海证券报主办的最新一期“上证首席讲坛”。李航以“场景涌现,重塑‘锂’想”为主题,深入解读了锂电行业的多重“预期差”,并表达了对下半年锂电板块投资的坚定看好。

  李航认为,锂电行业下半年投资机遇包括以固态电池为代表的科技创新主题,以及以“反内卷”为牵引的底部改善主题。锂电行业新需求不断释放,人工智能数据中心(AIDC)、海外市场、储能市场、商用车电动化等都在带来市场增量。在需求拉动下,龙头企业产能偏紧、出现扩产需求,锂电行业显现走出周期底部的向好迹象。

  不“内卷”向“外翻” 华工科技以科技创新拼价值

  8月15日,华工科技(000988)交出半年报: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29亿元,同比增长44.66%,实现归母净利润9.11亿元,同比增长44.87%。其中,随着国内互联网及设备厂商算力需求激增,应用于算力中心建设的400G/800G等高速光模块需求快速释放,公司联接业务营业收入37.44亿元,同比增长124%。

  “今年是华工科技上市的第25年,从2009年至今,公司已连续十五年保持利润增长。”华工科技董事长马新强表示,在当前的市场竞争格局下,“内卷”一定没有出路,低价也不应成为中国制造的标签。当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乘风破浪时,行业领军企业更应带头在创新上持续压强投入,引领行业从打“价格战”转向拼“价值战”,向“外翻”打开新的成长空间。

  证券时报

  舌尖上的效率革命 食品消费业“智造”进行时

  食品行业作为传统产业,在稳增长、惠民生、促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今年6月,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食品工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为数字化赋能食品行业发展按下“加速键”。

  据业内统计,目前我国食品行业重点工业企业关键工序数控化率、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分别达63.3%、72.8%。食品行业推进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赋能,还能有效助力消费升级。近期,证券时报记者实地走访多家行业龙头发现,这些企业正积极拥抱数字化转型,不仅在保障食品安全的条件下实现了生产效率的提升,还提升了客户体验,促进了消费增长,实现“一举多得”。

  信用卡业务转向精耕细作 多家银行关停旗下分中心

  8月18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信息显示,《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太平洋信用卡中心关于郑州分中心终止营业的请示》获批。接此批复文件后,交通银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郑州分中心应立即停止一切经营活动,于15个工作日内向河南金融监管局缴回许可证,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办理相关手续。

  证券时报记者梳理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行政许可信息发现,年内,交通银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在全国范围内的机构调整明显加速。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共有包括北京、上海、深圳、重庆、天津等在内近42个城市的交通银行太平洋信用卡中心分中心获批终止营业,调整范围覆盖广东、河南、安徽、福建、湖北、山东、四川、江苏等19个省份。其中,广东省和浙江省所涉城市最多,分别有4个、7个。

  发展数据驱动型决策文化 东北证券着力打造特色数字金融服务

  数字金融作为现代经济体系的核心驱动力,正深刻重塑世界金融生态,也深度融合着国内证券行业。作为金融“五篇大文章”中的重要内容,各家券商也对数字金融展开了积极实践和探索,东北证券就是其中之一。

  据了解,东北证券有着明确的数字化转型战略,其中的一个目标就是“打造特色数字金融服务”。该公司十分强调数据治理,正全力推动发展数据驱动型决策文化。

  超2000只权益类基金净值创历史新高

  8月18日,沪指创近10年新高,A股总市值站上100万亿元大关,超4000只个股上涨,市场信心与资金活跃度显著提升,权益基金业绩延续反弹态势。在此背景下,权益类基金表现尤为亮眼,偏股基金指数同步创下近3年新高。

  数据显示,截至8月18日,超96%的权益类基金今年实现正收益,其中20余只基金年内业绩翻倍,千余只基金年内业绩超30%。

  证券日报

  商业航天领域将培育出多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

  近期,火箭发射活动进入密集期。据中国航天科技(000901)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技”)消息,8月17日22时15分,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点火起飞,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9组卫星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圆满完成。同日16时55分,长征四号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试验二十八号B星02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同样取得圆满成功。

  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研究员卜益力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技术突破、政策支持到市场需求,商业航天产业正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能,预计到2025年,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商业航天领域有望培育出多个千亿元级产业集群。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将实施 银行消费贷利率仍维持在3%以上

  距离9月1日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正式实施仅剩两周时间,该项政策的落地细节与市场动态持续引发关注。

  《证券日报》记者近日走访北京地区多家银行网点了解到,尽管各银行已密切跟进政策并发布相关信息,但涉及具体实施细则、资金监测规范等操作指引尚未下达,各网点目前均在等待总行或上级部门的进一步部署通知。

  在利率层面,当前各家银行消费贷利率底线仍稳定维持在3%以上。多家银行个贷经理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此次贴息将通过财政预拨资金方式落实,由贷款经办机构在向借款人收取利息时直接扣减贴息金额,并非直接下调贷款合同约定的实际发放利率。

  年内ETF总规模增长1.04万亿元

  统计显示,截至8月18日,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总份额增加了近1200亿份,目前已达2.77万亿份;总规模高达4.77万亿元,年内增长1.04万亿元,相较去年底增幅高达27.88%;从各类产品表现来看,宽基ETF成为“压舱石”,其规模与增速均表现突出。

  受访业内人士表示,近两年,以沪深300和中证A500为代表的宽基ETF,在中央汇金等中长期资金的持续买入下,规模显著扩张;同时,以中证A50、中证A500系列ETF等为代表的产品成为创新标杆,推动宽基ETF朝着主题丰富、工具链完善的方向发展。综合来看,当前宽基产品占据ETF市场的主导地位,且未来有望继续保持爆发式增长。

  中小公募机构频频增资蓄力谋破局

  2025年以来,中小公募机构增资动作不断。继4月份先锋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先锋基金”)注册资本由1.5亿元增加至2亿元后,先锋基金近日再度增资2500万元。

  对此,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中小基金公司既要满足合规与生存需求,又要为长期战略布局考虑。在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的背景下,增资已成为此类基金公司突围的关键手段,其背后折射出的生存现状与竞争新格局引发市场关注。未来,差异化定位与资本金实力结合,或将成为中小基金公司破局关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