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9月29日)
导语: 29日四大证券报纸内容精华摘要有:坚持以进促稳 强化底线思维 更加灵活主动 2024年地方养老基金投资收益率5.52%;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发布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将实施;债市投资难度加大 多家银行调整策略构建对冲组合

  中国证券报

  方向之变 方法之变 思维之变 科技投资“山高” 公募基金“水更长”

  科技板块已经成为A股市场举足轻重的组成部分。作为机构投资者的代表,公募基金在科技投资,尤其是在人工智能(AI)、人形机器人、创新药等科技创新投资的大潮中,可谓当仁不让。

  记者调研采访多家公募基金公司后发现,科技投资对于公募基金而言,是方向之变、方法之变,更是思维之变。对照此前研究和投资,科技板块显然是崭新的方向,需要一套为成长估值、为创新定价的体系,背后更是研究和投资在思维层面的“链式反应”:科技投资不再是简单的“线性思维”,而是复杂、复合的“系统思维”。这一思维模式,在研究、定价、投资、风控等领域,正在全面塑造行业发展的新范式。

  信息量巨大!多位大咖共话信托业专业服务生态建设

  在“长钱长投”的时代主题下,资产管理行业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拥有近30万亿元规模的信托行业,在“1+N”顶层设计逐步落地、监管框架日益完善的新阶段,正经历一场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的深刻变革。

  9月28日,由中国证券报主办的“长钱 长投 长青”2025保险业、信托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北京举行。在“高净值客户需求挖掘与专业服务生态构建”主题圆桌论坛环节,与会嘉宾共议在高净值客户需求深刻变迁的背景下,信托公司如何因需而供,构建以专业服务和综合解决方案为内容的新生态。

  国家数据局: 继续支持地方深化实数融合

  9月28日,国家数据局举办“数据要素×”系列新闻发布会(第三场),国家数据局新闻发言人栾婕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支持地方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印发数据要素场景指引,充分激活数据要素价值;将继续支持地方深化实数融合,释放数据要素乘数效应,加快形成以数据要素为引擎的新质生产力。

  栾婕表示,“数据要素×”三年行动计划启动以来,各地紧扣国家部署要求、立足区域发展实际,认真落实、高效推进,整体呈现出三个“更”的特点。

  坚持以进促稳 强化底线思维 更加灵活主动 2024年地方养老基金投资收益率5.52%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9月29日发布的2024年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受托运营年度报告显示,地方养老基金2024年投资收益额1056.88亿元,投资收益率5.52%。

  社保基金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社保基金会坚持并持续丰富“长期投资、价值投资、责任投资”理念,审慎稳健开展投资运营管理,忠实履行好基金安全和保值增值主体责任。

  上海证券报

  “感知”大世界 中国传感器产业迸发创新动能

  从早期满足基础工业需求的简易元件,到如今支撑人工智能、万物互联、智能汽车等新兴领域的智能感知系统,传感器产业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实力与工业水平的关键指标,并展现出广阔的产业发展前景。

  9月24日至26日,来自上市公司、科研院所、行业组织等各方的代表齐聚SENSOR CHINA 2025,从产业机遇、技术创新、市场需求等角度探讨传感器产业快速发展背后的动能与潜力,并为当前产业面临的瓶颈与挑战,建言献策。

  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发布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将实施

  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直指行业资源保障不足、高端供给欠缺、有效需求待挖等核心痛点,从优供给、增储量、促应用等维度推出10项举措。

  方案提出,2025年至2026年,有色金属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左右,经济效益保持向好态势,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1.5%左右,铜、铝、锂等国内资源开发取得积极进展,再生金属产量突破2000万吨,高端产品供给能力不断增强,绿色低碳、数字化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筑巢”培育耐心资本 金芙蓉基金“1+5+N”体系生机勃发

  “这一年里,湖南省金芙蓉投资基金(下称‘金芙蓉基金’)‘1+5+N’体系已经初步搭建起来了。目前,省政府已经批复22只子基金计划,其中产业类18只、科创类2只、基础设施类2只,目标规模合计达340亿元。”湖南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欧涛向记者表示,依靠基金投资,湖南聚焦关键核心技术和延链补链强链,为一批优质企业的成长注入了新动能。

  2024年9月,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发展耐心资本,湖南省委、省政府决定组建金芙蓉基金。如今,在各方的有序推进下,金芙蓉基金已步入加力提速的关键阶段。

  金芙蓉基金向“新”向“智” 湖南天使投资“翩翩起舞”

  金秋时节,湘江之畔,群英荟萃,“芙蓉”盛开。

  9月26日,由湖南省财政厅指导,湖南财信金控集团、清科集团、清华企业家协会主办的湖南省金芙蓉投资基金推介暨2025湖南天使投资大会在长沙举办,本次大会以“芙蓉花开·天使湘伴·科创未来”为主题。

  证券时报

  公募规模突破36万亿再创新高 权益基金成增长主力

  据中基协最新披露的数据,截至8月末,我国公募基金总规模突破36万亿元大关,年内第5次创下历史新高。

  分产品类型来看,受益于8月权益市场的热度以及增量资金的踊跃,担纲规模增长主力的为主动权益类基金,其中股票基金净值环比增幅高达12.76%。从历史数据来看,单月实现两位数增长亦实属罕见,美股、港股市场的升温也带动QDII基金规模的上扬。

  个人养老金基金“三年答卷”阅评: 98%产品获正收益 公募担当居民“主动享老”重要支柱

  自《个人养老金实施办法》实施近三年来,个人养老金基金市场从初期的谨慎探索逐步走向成熟,产品不断丰富,业绩显著改善。

  在当前老龄化加深的背景下,公募基金以其专业管理能力展现出独特优势,为投资者提供了实现长期稳健增值的重要路径。

  AI群雄逐鹿“三超”新阶段 基金锚定“算力竞争”投资机会

  今年以来,人工智能(AI)算力需求持续升温,推动AI芯片及相关产业链公司股价大幅上涨。寒武纪、胜宏科技(300476)、新易盛(300502)、工业富联(601138)等一批A股标杆公司屡创股价新高,备受市场关注。

  在AI概念股股价与业绩齐飞之后,市场对其泡沫化也开始有所担忧——包括估值透支、技术瓶颈与资金博弈等潜在风险。值此之际,英伟达与OpenAI宣布了一项震撼行业的投资计划,双方将投入千亿美元,联手建造10千兆瓦级超级AI数据中心,并计划部署数百万颗GPU,以支撑下一代大语言模型的训练。这一重磅动作,又进一步点燃了市场对于AI算力前景的预期。

  债市投资难度加大 多家银行调整策略构建对冲组合

  又到季末,债市的多空博弈愈加激烈。与2024年的单边牛市不同,今年以来债市处于宽幅震荡格局,十年期国债收益率震荡区间已接近40BPs(基点),多家银行普遍感受到债券投资的难度加大了。

  同时,在营收压力之下,银行卖债兑现浮盈的诉求仍在。据证券时报记者梳理,今年上半年,有八成A股上市银行的投资收益对其营收产生了正向支撑,且平均增幅超过了45%。不过,三四季度的债市行情能否仍对银行的报表形成支撑,有待观察。

  证券日报

  科创板汇聚创新动能更好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近日,上交所组织召开2025年股权投资机构交流会,聚焦落实科创板改革“1+6”政策措施、增强资本市场的吸引力和包容性,与38家股权投资机构和12家保荐机构面对面深入交流。

  股权投资机构是科创板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科创板上市公司中超九成在上市前获得股权投资机构的支持。业内人士认为,科技创新从不是单一主体的“独角戏”,而是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金融机构等多方协同的“交响乐”,各创新要素同频共振,方能奏响从技术突破到产业落地的完整乐章。

  2025年证券公司分类评价结果出炉

  2025年证券公司分类评价结果出炉。《证券日报》记者从业内人士处获悉,近日,证监会向证券公司通报了2025年分类评价结果。目前,全行业参评公司共107家(母子公司合并评价),其中评价结果为A类的公司53家,B类公司43家,C类公司11家。A类公司中,AA级公司14家。

  今年8月份,证监会修订发布《证券公司分类评价规定》(以下简称《规定》),进一步完善分类评价制度体系。本年度证券公司分类评价以《规定》为依据,平稳落实了各项新规定和新指标。

  工信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 开展“人工智能+有色金属”行动 建设行业大模型

  9月28日,据工信微报消息,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以下简称《方案》)。《方案》提出,2025年至2026年,有色金属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左右,经济效益保持向好态势,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1.5%左右,铜、铝、锂等国内资源开发取得积极进展,再生金属产量突破2000万吨,高端产品供给能力不断增强,绿色低碳、数字化发展水平持续提升。

  有色金属行业是重要的基础性产业,资源种类众多、产业关联度高、战略价值突出。近年来,我国有色金属行业快速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有色金属生产国和消费国。出台《方案》,旨在统筹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推动新旧发展动能接续转换,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以高质量发展的确定性应对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的不确定性,为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实探第92届CMEF:脑机接口展位人气旺 医疗器械企业竞争力凸显

  9月26日至29日,第92届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在广州广交会展馆举办。本届展会展览面积近16万平方米,吸引了来自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00家企业参展,预计将迎来超12万名专业观众。

  作为全球医疗产业的“风向标”,本届CMEF不仅汇聚了我国广东、江苏、浙江等地的产业集群,也吸引了德国、美国、日本等20个国家和地区的展团,集中展示医疗器械领域的最新成果与发展趋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