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四大证券报纸头版内容精华摘要(11月21日)
导语: 21日四大证券报纸内容精华摘要有:证监会:更大力度推动制度建设 优化上市公司结构;AI估值溢价:是“繁荣”还是“泡沫”?;A股ESG实践从“合规披露”迈向“主动布局”。

  中国证券报

  中上协:从五方面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聚焦主责主业 培育新质生产力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11月20日消息,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宋志平在18日召开的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第六次会议上表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通过多措并举、内外发力,推动上市公司质量迈上新台阶,可以从以下五方面入手:筑牢治理根基,提升合规效能;聚焦主责主业,培育新质生产力;优化核心资源配置,稳妥推进并购重组;稳健经营,增强回报股东意识;坚持底线思维,筑牢风险防控屏障。

  复星医药:加大研发投入 全力推动创新药业务稳健增长

  11月20日,复星医药(600196)举行第三季度业绩说明会。复星医药执行董事、董事长陈玉卿在此次业绩说明会上表示,公司整体创新能力稳步提升,2025年前三季度创新药品收入超67亿元,同比增长18.09%。公司设定了2025年至2027年创新药品收入年复合增长率20%的目标。未来公司将通过加大研发投入、加速关键项目临床与商业化进程、强化全球化运营,全力推动创新药业务稳健增长。

  量化私募集体跨界AI领域 暗自较劲有奇招

  继今年初DeepSeek爆火后,“量化+AI”的成功路径引爆投资圈热情。国内头部量化私募纷纷下场,在人工智能领域展开了一系列重磅操作。

  尽管均为量化同行,但各家公司在AI道路上的战略选择和打法风格迥异,堪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多家头部私募创始人下场创立科技公司,目标跳出了金融场景,向AI+医疗等垂直领域进击。也有私募加大AI实验室投入,或是加码创投公司的投资布局。

  证监会:更大力度推动制度建设 优化上市公司结构

  中国上市公司协会11月20日消息,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第三届理事会第六次会议18日在北京召开。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超在出席会议并致辞时表示,证监会将更大力度推动制度建设,优化上市公司结构;更加精准高效防控风险,加强全链条监管;更加突出投资者保护,增强投资者信任和信心。

  上海证券报

  预测股价最高涨超9倍? ST东易重整“画饼”

  29个交易日斩获24个涨停,累计涨幅高达258%的ST东易,在法院裁定受理重整的利好落地后,于11月20日开盘不久即触及跌停,报17.61元/股,跌幅为5.02%。这场由“重整+算力”概念点燃的资本狂欢出现回调势头。

  上海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公司预重整方案中抛出“9.87-62.27元/股”的重整后股价预测区间,最高价较公告当日不足6元的收盘价高出逾9倍。这一股价预测或是诱导市场狂热炒作的核心推手,也在触碰信息披露的监管红线。

  AI估值溢价:是“繁荣”还是“泡沫”?

  是技术革命催生的真实繁荣,还是资本追捧下的泡沫幻象?AI产业的估值争议持续升温之际,英伟达的强劲财报给出了乐观注脚。

  然而,资本开支激增、产业循环融资担忧等因素依然让市场情绪摇摆不定。综合近期国内众多券商观点来看,当前机构的共识十分明确:AI产业仍处发展早期,即便存在阶段性估值溢价,其长期成长潜力仍值得期待。

  龙头企业研判锂电产业未来大势:加强颠覆式创新与全球化

  11月20日下午,在2025第十五届高工锂电年会闭幕式专场上,锂电龙头企业董事长展开接力演讲。现场座无虚席,连过道都站满了热情的观众,想要第一时间了解龙头企业对形势的研判。

  龙蟠科技石俊峰:印尼锂源的二期9万吨产能项目将于明年2月投产

  11月20日,在2025第十五届高工锂电年会闭幕式专场上,龙蟠科技(603906)董事长石俊峰表示,公司在锂电材料领域是个“迟到者”。作为“迟到者”,公司制定了清晰的发展战略:坚持全球化、垂直一体化与产品差异化。

  在国内市场竞争激烈的背景下,石俊峰表示,龙蟠科技选择聚焦海外市场,自2020年起积极布局全球化。同时,公司构建了“锂矿-冶炼-正极-回收”的一体化产业链。在产品差异化方面,公司围绕终端汽车使用的场景来设计产品。

  证券时报

  万科新任董事长亮相股东会 首提“三个坚持”发展思路

  11月20日,万科A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表决通过了《关于就深铁集团向公司提供股东借款并由公司提供担保订立框架协议的议案》。在股东会上,万科董事长黄力平表示,大股东深铁集团将继续按照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支持万科健康发展。

  隆华新材主产品扩建项目投产 聚醚多元醇规模优势凸显

  11月20日,隆华新材(301149)发布公告称,公司总投资1.5亿元的年产33万吨聚醚多元醇扩建项目已完成全部建设,顺利产出合格产品。随着该项目落地,公司聚醚系列产品总产能正式攀升至129万吨/年,在国内聚醚多元醇市场的规模优势进一步凸显。

  争抢“3+10”入场券 中金公司重组将加剧券商头部晋级战

  一纸公告,激起千层浪。11月19日晚间,中金公司(601995)拟换股吸收合并东兴证券、信达证券(601059)的消息一披露,就引发行业热议。

  手持数张券商牌照的中央汇金,再次开启内部资源整合。本次“三合一”重组,将推动中金公司多项业绩指标显著提升,总资产将跨越万亿元大关,有助加快建设国际一流投资银行。

  大连重工 从“制造”到“智造”能级跃升

  大连重工(002204)作为国家重型机械与新能源设备制造重点骨干企业,“十四五”时期以来锚定“创建国际一流重工企业集团”愿景,以战略为引领、以创新为驱动,实现规模、效益与核心竞争力全面提升。2021年至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从91亿元增至142.8亿元;归母净利润从1.15亿元增至4.98亿元,年复合增速分别达16%、63%,大幅跑赢行业平均水平。

  证券日报

  ESG质量“重新定义”上市公司估值体系

  11月18日,证监会上市公司监管司副司长张艳在2025年上市公司可持续发展交流会上表示,截至上周末,MSCI中国A股指数成分股中有36.8%的企业ESG评级提升,全球领先评级(AAA、AA级)的家数占比由去年底的7.2%大幅跃升至14%,是近年来最大的一次提升。

  房屋体检有望在多个城市铺开

  近期,多地持续推进房屋体检制度落地,郑州、东莞、武汉、长沙等城市相继发布相关实施方案或技术规范等,在明确体检对象、体检内容的同时,也开始逐步建立资金保障机制。

  A股ESG实践从“合规披露”迈向“主动布局”

  进入11月份,A股市场ESG(环境、社会和治理)实践热情不减。数据显示,截至11月20日记者发稿,已有36家公司首次披露或更新修订公司ESG管理制度,覆盖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金融、消费等多个行业领域。

  资本热潮下机器人产业更要冷思考

  近日,宇树科技完成IPO辅导,再次点燃机器人产业资本热潮。今年以来,具身智能企业密集冲刺资本市场,折射出行业蓬勃发展的态势。这一热潮的形成,得益于市场、政策等多重战略机遇的叠加。而谁能率先拥抱资本市场,就能赢得技术研发、产能扩张和市场开拓的先发优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